相信光才能看到光 致敬防疫志愿者

2022-07-04

  “三个多月的抗疫历程,身上的冬装已经换成了夏装,空无一人的街道重新变得热闹繁华,我们也从知之甚少的抗疫小白锻炼成了理论实践兼具的达人。第一次穿脱大白时的不安,第一次上门为核酸异常人员采样时的紧张,第一次培训核酸辅助人员时的谨慎,第一次深夜在无人马路上骑车时的惆怅……无数的“第一次”记忆犹新。”

  “那段时间事情确实很难做,可往往难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就是同一件事,只不过突然而至的疫情让大家都措手不及,都在经历从彷徨无助到积极应对这一过程,而作为转运对象,他们只不过是比我们晚一些而已,用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的诚挚,最后都能随着“收获到”的声声“谢谢”、“理解万岁”而得以释怀。”

  ……

  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应急先锋队代表严波、朱沂超回忆起抗疫历程感慨地说道。

  7月2日上午,为了总结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凝聚榜样力量,五角场街道召开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总结座谈会,各居民区举行纪念证书颁发仪式。

  五角场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周灵,五角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胡琳,五角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胡星出席本次座谈会。与30位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应急先锋队代表一起回顾和总结了志愿者参与社区防疫工作的感受和经验。

  会议开始前,一段珍贵的影像视频和一组志愿者参与各项防疫工作的照片,将大家再一次带回了那一段难忘的日夜。

  自上海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五角场街道的志愿者们积极响应,主动投身到战“疫”中。他们中有党员干部、退役军人、热心群众等,在疫情面前,他们不曾有任何退缩,始终与居委会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在战“疫”期间负责卡点值守、宣传动员、物资配送、应急服务、核酸检测等工作,用一句句温馨的提示、一次次贴心的服务,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通道。

  3月底,五角场街道社区志愿中心紧急招募并组建了第一支疫情防控机动队,共40人。在随后十几天里,这支应急先锋队不断扩充。截至目前,应急先锋队先后有超过160名志愿者报到参与志愿服务,服务总时长超过2万小时。尤其,形成了一支50人左右的核心骨干队伍。

  应急先锋队志愿者陆灵、耿志远等四人组成了英语攻坚小队,前往复旦专家楼给外国人进行核酸检测采样扫码工作。从那一刻起,协助核酸扫码、维护秩序、保供物资搬运、代配药、上门扫楼、发放抗原、驻守困难小区、拔点攻坚、阳性患者的密接转运等各项疫情防控工作接踵而来。“哪里有需要,就支援哪里。哪里最紧急,就先去哪里”成为了应急先锋队不成文的队训。

  每天从早到晚,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都有志愿者在待命,随时准备出征。记得,在国权北和东郸,队员们穿着大白帮忙搬运保供物资,搬运工作持续到深夜,大家都说累趴下了,从没搬过这么多这么沉的东西。但是忙完回家后,只睡了几个小时,一早又继续到文化中心报到。

  可以说,应急先锋队的志愿者们直面病毒和风险,临危不乱,支援疫情较为严重的区域;哪里紧急去哪里,一呼即应,及时填补人员缺口,保障小区各项工作顺利过渡;默默地扛下所有,攻坚克难,耐心做好各种解释安抚工作;从徒儿变成师傅,传帮带教核酸采样人员,培训超过600人;初心只为做公益,不计得失。

  现在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街道将建立多支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疫情防控先锋队就是这些志愿者队伍的核心骨干。

  会上,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胡琳为防疫先锋队授旗,希望这支队伍在常态化管理后,继续在全新的志愿服务平台上发光发热。

  现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还特意制作了一批防疫志愿者纪念证书。五角场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周灵为五位志愿者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周灵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向全体防疫志愿者表达了感谢和敬意,并充分肯定这支队伍的重要作用。五角场有超过15万人口,机关和社区干部只有500多人。疫情期间,只靠500多人根本无法全方位关心照顾到每一位居民,全靠社区内近一万名志愿者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周灵指出,要大力传承志愿服务精神。做志愿者,心中都有大爱;要做好志愿者,手上还要有本领。要通过这支队伍传帮带教,不断壮大队伍。要通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治理不能单向而为,应该体现社会参与的过程。未来要搭建更大更新的平台,推动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为加快建设五角场“三个高地”贡献更多力量!

  各居民区举行简朴隆重的志愿者纪念证书颁发仪式,感谢社区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