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服务让老人接种疫苗开上“安心车道”

2022-06-22

  “接种加强针重症和死亡风险可降低90%以上……建议还未接种疫苗或未接种加强针的老年人,若无新冠疫苗的绝对禁忌症,要尽快主动接种新冠疫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发布的《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科普问答》中这样提到。

  “没有智能手机,怎么办?”

  “我有慢性病,能打疫苗吗?”

  6月以来,各社区的疫苗接种服务陆续恢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是重点服务对象。如何更好地为老人答疑解惑,提供更便利、更优质的接种服务,为他们撑起“防疫保护伞”?

  在“熟悉的地方”开设接种点,“心理上也感觉更安全”

  近日上午,鞍山四村第三居民区内,下楼买菜的王阿婆、顺路遛狗的李老伯……都被喇叭声吸引到了老年活动室。原来,这里的疫苗接种工作从上午9点开始。居民们只要带上智能手机和身份证,到场即可扫码、登记个人信息,并入场接种。

  我们了解到,由于是临时接种点,室内不设健康云一体机,没有手机的居民可将身份证交给居委会干部,由他们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为申领纸质接种条形码。“我今天是来接种第一针的。”居民林阿姨说,“本来我没有手机,一直担心不能顺利接种。没想到到了现场以后,居委会干部让我把身份证交给他,等了大概十分钟,他就带着我的接种条形码回来了。有了它,我就能打疫苗了。”

  疫情期间,居民王女士就想加入志愿者队伍,为社区作贡献,却碍于没有完成两针疫苗的接种。“我刚才一听说居委会这里可以接种,就赶紧过来把第二针打完。一来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健康,二来我终于能做志愿者了。”王女士说。

  “医生,我有高血压,从来没打过新冠疫苗,我到底能不能接种?”

    “如果你近期血压稳定,是可以接种的。”

  我们在现场看到,除了接种台,还设了一张咨询台,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正在为居民答疑解惑。不少老年人患有基础性疾病,对于自己能否接种疫苗总是顾虑重重。居民高女士一进来就直奔咨询台,“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打,万一打了血压又高了,就有点怕。问过医生就放心了。”

  自6月13日起,四平路街道开展“送苗进社区”专项行动,在辖区23个居民区轮流设点,为居民送上“家门口”的接种服务,而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是重点服务对象。居民褚先生说他最近借住朋友家,就在鞍山四村第三居民区,步行到接种点只需3分钟。“很方便,离我住的地方近。能在小区接种,心理上也感觉更安全。”

  鞍山四村第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侯巍表示,将接种点设在小区的老年活动室,是为了更方便老年人。“这个老年活动室一直是给老人们开展活动用的,它在老人中的知晓度很高,也让大家感觉更熟悉。老人们对于这样送疫苗进社区的活动,都表示很欢迎。”

  有接种需求的四平居民可及时关注消息,或咨询所属居委会。如果错过了自家小区内的疫苗接种服务,也可前往常态化固定接种点进行接种:抚顺路360号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服务时间为每周一至周日9:00-11:00、13:30-16:00。

  跟“老熟人”聊几句,“聊着聊着就把疫苗接种好了”

  近日下午2点,91岁的陈阿婆和她80多岁的老伴在护工的陪同下来到了接种点,两位老人均是前来接种第一针的。“这次疫情让我下定决心来接种,之前想的是平时很少外出,感染风险小,就一直没有接种。现在家门口就能打疫苗,更方便,打完自己也放心了。”陈阿婆说。

  连日来,长白新村街道不少居民区内的疫苗接种服务都在全力推进。当天下午,控江路18弄小区在老年活动室开设了疫苗接种专场。

  我们在现场看到,活动室外,十几张座椅间隔排开,方便排队居民随时休息。百度室内被划分为等候区、咨询区、接种区、留观区四个区域,分区一目了然,接种流程严谨有序。对于腿脚不便的老人,居委会工作人员还会提供上门接送服务。

  “此前在小区老年活动室内开设过疫苗接种专场,这次我们对等候区、留观区的布置进行了调整,座椅间的间距更大了。原先留观区会摆放20多张座椅,现在控制在15张以内。同时,将老年活动室隔壁的房间布置成第二留观区,行动不便的人员及高龄老人在老年活动室内留观,其余人则尽量安排在第二留观区。居民结束留观离开接种点后,我们也安排了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使用过的座椅进行消毒。”控江路18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钧茹说。

  “老伴患有帕金森,现在病情还算平稳,接种疫苗后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为确保接种的安全,现场还配备了一位医疗保障人员,陈阿婆和老伴接种前特意在咨询区询问了一番。我们了解到,在咨询区坐镇的是来自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秦长征,秦长征平时经常为社区里的老人们看病配药,对于不少老人的情况了然于心。秦长征详细介绍了接种后的注意事项,两位老人听完后放心了不少,“这是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医生了,看到他在这里我就不怕了。”陈阿婆说。

  我们注意到,很多老人在接种疫苗前都会与秦长征聊上两句。“老人其实跟小孩子差不多,也怕打针,他们看到我在,就会忍不住过来跟我聊聊自己的身体情况,聊一聊可能感觉就没有那么害怕了,有时聊着聊着就把疫苗接种好了。”秦长征说。

  据悉,目前,控江路18弄小区居民的三针疫苗接种率将近90%,为进一步筑牢社区防疫屏障,小区还将实施一周一专场活动,方便居民就近接种。“每周疫苗接种专场的具体安排我们都会提前出通告,并张贴在每个楼栋上的告知栏里。还会用社区小喇叭进行循环广播。”孙钧茹说。

  专场进社区+定点接种“双管齐下”,“正好路过,就先把第一针打了”

  “昨天,收到居委会的通知在小区就能打疫苗,正好我要打第三针。”6月上旬下午一点半,位于内江公寓的老年人疫苗接种专场,老年居民正在有序排队等待接种。居民刘先生对这个设在“家门口”的接种点竖起了大拇指。

  面对疫情,老年群体的自我防护意识逐渐增强,接种意愿较为强烈。目前,定海路街道采取疫苗接种“双管齐下”的方式:设立专门的定海之窗接种点,对有需求的居民区送“苗”上门。

  范阿姨前来接种加强针,由于她患有听力障碍,无法有效沟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戴医生通过手写板,耐心询问其病史和身体状况,在完成初步评估并确认身体情况适合后,为她接种了疫苗。现场,还有不少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在家属的陪同下前来接种第一针。每接种完一针,医生都会耐心告知具体注意事项:“留观30分钟,无不良反应才可离开。回家后多喝水,接种部位不要碰水。”

  在定海之窗接种点,居民通过“数字哨兵”扫描“随申码”或刷身份证,验证健康状态、核酸检测结果等信息,测温无异常后,方可入内。“数字哨兵”前,一位阿姨在接种点门口犹豫观望,看到老年接种队伍后,向志愿者咨询起接种事项,“之前看新闻了解到打疫苗可降低老人的重症率,今天正好路过,就先把第一针打了。”

  在留观区,70岁的林阿姨说:“刚才打完第二针我感觉还好,六个月以后再来接种加强针。”此外,定海之窗接种点每天进行全面无死角消杀,“每天要消杀4次,确保疫苗接种工作安全有序推进。”消杀人员李先生表示。

  接下来,定海路街道将继续在各居民区提供疫苗接种服务,打通老年人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