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电梯换新 江浦路街道一小区有妙招
2022-01-12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浦路街道始终坚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一场场生动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蓬勃展开,一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正在有序推动解决。
来看看这个小区是如何攻克老旧高层换梯难点的吧。
居民安全无小事
控江路2069弄1号和平公寓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高层小区,有174户居民、4家企业用房,居民日常出行都靠这两台电梯。近几年由于电梯老化,隔三差五出现开关门不畅、升降有异响、部分按钮突然失灵的现象,居民每次进出电梯,心里都担惊受怕。尤其是在发生过“关人”事件后,居民们想要更换电梯的想法越来越迫切。
经过前期准备,江浦路街道党工委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居民身边事入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解决居民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在征集“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时了解到,和平公寓业主对老旧电梯更换的强烈需求后,街道立即成立了一支由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组成的电梯更换小组。
在电梯更换小组第一次碰头会上,业委会主任乐嘉慎提到:“我们算过,维修电梯需要10多万,但是不出三五年还是要维修,有些零部件陆续已经不生产,很难保证长期维护。现在换新需要30多万,但是能管15年,我建议换个新的。” 最终,经过会议讨论决定更换新电梯,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钱从哪里出?”
筹措资金解难题
换电梯这项大工程需要动用维修基金,但和平公寓这幢大楼有点特殊,房屋类型分为120户商品房和54户售后公房。售后房的维修基金跟商品房的维修基金由于两者当时的缴纳基数不同,目前售后房的维修基金较为充裕,而商品房的维修基金已经低于首期的30%,需要续筹。经过测算,更换2部电梯的费用共计64万,按照续筹的要求和分摊标准,初步算下来大约每家每户要交5000元左右。
五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虞净表示:“续筹维修基金不是件小事,首先业委会成员要到维修资金系统中把账户资金清单打印出来,计算好每户现有多少、还需续交多少,然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在公告里,张贴在和平公寓一楼门厅。”动用维修基金涉及到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为了获得居民的认可和支持,在街道城建中心的支持下,电梯更换小组共设了三个接待日,现场给大家解释其中的原因。同时,考虑到楼里的居民大多是在职职工,工作组特意将接待日时间安排在了晚上。
联合接待之后,居委干部、业委会成员、支部书记和楼组长两人一组,挨家挨户上门征询业主的意见。征询工作一开始并不顺畅,有的业主不理解,有的业主甚至表示情愿不更换,征询工作前前后后做了三个月,工作组成员的耐心、细心、用心最终敲开了居民们的“心门”。为了选择质量过关、居民认可的电梯品牌,工作组邀请三家电梯公司负责人,向居民面对面介绍电梯的功能、质量、价格等情况,另外邀请了十多位居民代表分别对三个电梯品牌进行盲评,根据分数高低最终选择了迅达电梯公司。
更换电梯总费用为64万元,按照初定的讨论方案,需要楼栋所有业主共同出资,但高层低层如何分摊?分摊的标准和比例是什么?就成为业主最关心的问题。低层的业主认为不应该出,高层的业主认为公共设施应该平分,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妥善化解邻里间的矛盾,居民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用好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以及和平公寓议事会平台,召集成员多轮沟通协商,最终通过业主大会表决后拟定了新的集资方案。
“高龄”电梯圆满退休
出资方案解决了,但如何让业主按时缴纳则成为了小组成员的另一大难题,很多居民都在观望着。电梯更换小组的成员们积极作表率带头交费,并且耐心地上门做居民的思想工作,从电梯失修的危害到维修基金续筹的政策法规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了提高大家的积极性,电梯更换小组每两周通报一次交费进度。告示张贴出来的第一天,就有好几户人家来交费,截至电梯投入使用时,维修基金续筹率达到99.15%。
换梯项目正式启动后,居民区实施了“出告示、清场地、围区域、降噪声、限时间”等一系列措施,确保文明施工不扰民。目前,2部电梯都已经更换完毕,新电梯内灯光明亮、运行平稳、环境整洁,还装有智能梯控实时监控电瓶车,居民们在享受“上上下下”的便利之时,再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
小电梯大民生,托起居民满满的幸福梦。江浦路街道党工委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为民办实事、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相结合,坚持党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以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探索解决社区治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