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社区的“NICE2035原型街” “好公社”和“咖啡馆”名气颇旺
2020-07-23“好公社”位于四平路街道N-ICE 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内,隐藏于其中的Punchline Café自近日开业以来,一直名气颇旺,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咖啡客。
“公社”的概念就是共享,这里就像是一个聚合了社区、学校、科创企业的全人群空间。宽敞的开放式空间,木质的简单桌椅,吧台的咖啡豆飘出咖啡香。大面积的落地窗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示着与老社区的“反差”感;而暖光灯与粉色墙面又给整个环境增添了一抹温馨与活力。
“冠军豆”的百姓家门
四平路街道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联合打造的“N-ICE2035Livingline原型街”项目,位于四平路1028弄。长200米、宽7米,原本被餐饮店、五金店、建材店等占据的老旧小弄堂这几年逐步迎来新生。
“好公社”以及其中的Punchline Café都是这条街上的“新生儿”。Punchline创始人陈昱亨是非常有名的“寻豆人”,在吧台上摆放的玻璃罐子里,装着来自不同国家的手冲咖啡豆,这些咖啡豆都是陈昱亨从世界各地搜罗回来的。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天堂庄园的禁酒令是一款在世界咖啡师大赛上获得冠军的咖啡,品鉴分数达到90分以上,目前国内能品尝到这款“冠军豆”的地方只有这家店。
精品咖啡和老小区是一种少见的组合,这种强烈的“反差”感,赋予了四平社区更多的趣味和生命力。坐在Punchline Café的落地窗边,你可以看到巷子里人来人往,买完菜的阿姨,散步的老人,下班回家的白领,还有跑来跑去玩耍的小朋友。
精品咖啡店对于周边居民来说是相对不那么熟悉的领域,如今开到家门口来,这种文化的融合不仅让居民们从味蕾中感受到了生活的态度,也慢慢改变着四平居民的生活品质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家门口的共享空间
Punchline Café不单单是咖啡,它所在的“好公社”,共有300平米的空间。这里既有私密性的会议室,也有开放性的瑜伽房,还有互动性的公共厨房和咖啡吧台,“好公社”为四平社区量身打造的“城市客厅”,为四平居民提供了文化交流、事务协商、社区活动的“公共会客厅”。
每周三下午的瑜伽课、“全植物料理人”的分享会、家庭园艺交流派对……看似高端小资的文化活动,“好公社”正以接地气的形式逐步推进,“好公社”负责人陆洲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公共空间’,能激发居民参与社区的意识,促进邻里之间互助共享。”
在这里,居民们不断学习、交流、互动,今后,“好公社”还将持续开展文化、娱乐、讲座、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让这里成为居民的“会客厅”,社区的“议事厅”,大家的“共享空间”。
空间里的跨界融合
N-ICE 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带着全新的经济业态和生活态度而来,它的核心不在于多重经济,也不在于多重身份,而在于多元价值。在这里,四平社区摇身变成“斜杠”社区,不仅“跨界”,还要“融合”。
“空间+生活+社交”三道加法,是“跨界”,四平社区是一个聚合社区、学校、企业的多元主体社区,但在这里,场地人人共享,策划人人参与,让一个个居民的“脑洞”,形成实实在在的成果。
“街道—居民区—群众”三级模式,是“融合”,“好公社”作为四平社区“公共会客厅”重要载体,今后将以网格化管理模式共建共享,深挖、延伸公共空间功能,满足居民需求、促进自治共治,为居民生活增添一抹色彩。
“斜杠”四平社区靠实力支撑,精力充沛,一专多能,既够时尚,还自产经济,把资源、空间、群众和经验转化为实际效益,实现社区自治更大价值,引领时代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