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区域人工智能学院 开启“学用创”教育新生态

2025-05-20 来源:上海杨浦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人工智能也在深刻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我区按下“快进键”,着力打造区域级人工智能学院,以教育集团为纽带,携手高校与企业,全力培育人工智能后备创新人才。
  在控江中学区级青少年人工智能学院的教学现场,科技感十足的学习场景令人耳目一新。在教师指导下,同学们运用Deepseek、豆包等AI平台开展资料检索和知识练习,更有同学熟练操作机器人完成复杂任务。自去年底正式投入使用以来,这个位于教学楼四楼的人工智能学院已初具规模,开设了大模型应用、数据芯片、地球科学等七大特色课程,为全区中小学生提供了优质的人工智能学习实践平台。控江中学教育集团理事会理事长、校长吴巍介绍:
  【根据课程实施的硬件要求,已经完成了具身机器人实验室的硬件装修,我们是希望它开放,能做到在区域内、特别在人工智能高度涌入教育领域内,更多学生去感受运用人工智能给他们带来的便利。】
  随着空间的开放,新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何为不同层次、年龄段的学生设计适配课程成为关键挑战。控江中学科技总辅导员、青少年人工智能学院课程负责人周永麒老师在课程研发过程中发现,课程难度过高会导致学生理解困难,而过度降低难度又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此,他与团队创新设计了项目化教学模式,以实际应用为载体贯穿知识架构,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谈及未来课程规划,他充满期待。
  【希望人工智能今后课程应该是菜单式,比如有一个学生他进来可以点菜,你看这是我们人工智能学院的菜单,我拿出来就可以给他,给他们度身定做他们需要的课程,这是我觉得有可能也希望能做到的。】
  作为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控江中学在21年就打造了人工智能校本课程。从必修课到为职业规划设计的导航选修课,再到学校特色的“极限数字力量 ”网络社团,通过学习浸润,学生们也逐渐丰满了“人工智能”的羽翼。几位社团成员说,在他们看来学习AI不只是打代码看符号。
  【学生:我学习完一个数学概念或者相关知识,我可以去告诉大模型,让他来给我提问,这一点就能检验我的这个知识的了解程度。
  学生:AI能推动我们进一步了解前沿技术,通过AI来化解或者高效化我们的学习过程,完成知识的循环和迭代。】
  我区正着力构建"知识-智能-生命"三位一体的教育新生态,推动"数据、技术、师生"的深度融合。通过联动教育集团、高校和企业资源,加快教育智能化转型,助力学生从AI应用者向创造者转变。吴巍表示:
  【目前我们是跟复旦、交大、同济、上大等高校相关学院来做,怎样把高校的人工智能课程降维到基础教育包括高中、初中和小学。同时人工智能课程设计中我们更多是在于实践,我们跟区域内包括比较有名的机器人企业、芯片企业密切合作,他们把具身机器人配送到学校,课程由我们和高校来一起研发,适配我们高中或初中生。】

分享到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