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与 “绿” 的碰撞 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一场学习活动亮点满满
2025-05-15 为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强化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使命担当,近日,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开展思政业务学习系列活动。由中心党支部牵头,联合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机关第一党小组、区绿化公司党支部,特邀上海北斗星景观设计院专家团队及社区绿化志愿者代表,走进见证百年党史的辅德里历史风貌区,通过沉浸式学习实现“红色教育+生态实践”的双向赋能。
行走的党课
红色底蕴与生态美学的深度融合
在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内,50余名党员群众驻足“党章历程”专题展厅。通过展厅展板呈现的1922年首部党章原稿,辅以讲解员对“纪律建设”专章的深度解读,重现了建党初期确立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保密纪律”三大铁律。党的二大在中共党史上首次提出“两个务必”的纪律要求,这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形成历史呼应。
辅德里公园作为红色文化与生态设计融合的典范,其改造以“锦绣花开、红色漫步、诗画未来”为主题,通过四时八节的传统文化布局,打造“初心、松涛、梅香、磐石、锦绣”五园十景。北斗星景观设计院院长虞金龙教授在现场为参观者解析设计逻辑。
文化转译:将石库门建筑元素融入生态铺装纹样,以杜鹃花(映山红)象征红色基因,结合中共二大会址的区位优势,形成“红色漫步”动线。
生态修复:利用原有地形与植被,营造适合杜鹃生长的小气候环境,通过崖壁、林间、湖畔的多层次种植,打造“山花烂漫”的视觉效果。
社区共治:辅德里公园市民园艺中心在大片绿意中融入红色元素,也发挥静安区公益组织上海静安幸福益站志愿服务中心运营方资源优势,以“志愿兑换”形式,倡导市民在园艺中心内参与志愿服务。
专业研修与基层实践的双向联动
在辅德里市民园艺中心内,大家学习考察“红色城心”与“生态美学”的融合实践,以“党群服务+文明实践+园艺生活”三位一体模式为范本,为我区探索市民园艺中心建设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虞金龙教授以公园假山叠石与瀑布设计为例,设计分析人工瀑布与竹林景观的结合,使有限空间内复现“春山秘境”。进一步现场解析“微介入”改造策略:从城园融界发展的公园功能出发,坚守风景园林为人民服务的“正”,提升服务能级,开放新的主题共享空间,使得公园对市民、对游客更友好、更尊重,最终实现游园者从身到心的疗愈,成为都市中、家门口的理想生活桃花源。
知行合一 从理论到行动的转化
在参观的过程中,专业技术骨干们聚焦“红色赋能绿色发展”主题进行探讨,纷纷提出在绿化建设养护工作中要积极借鉴辅德里“针灸式更新”经验,特别是在一些历史片区采用低干预设计,融合透水材料与本土植物群落。绿化公司代表则分享新型生态材料在口袋公园的应用案例,如透水铺装与雨水花园系统。
启示与展望
此次联学活动以辅德里公园为样本,虞金龙教授以“案例教学法”生动诠释当代公园与城市的融界,历史与人文的融合,人与自然的联系。未来,区绿化部门将持续深化“党建+生态”模式,将红色基因转化为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动力,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的生态治理提供“杨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