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在线 随叫随到的关怀——记三益公司欣益养老院医疗部
2025-04-27 “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他们就像一面面旗帜、一座座灯塔,指引人们向上向善向好。在投控集团的各个岗位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青春之笔,绘就企业发展蓝图;以实干之姿,诠释责任担当,如璀璨星辰般,闪耀着奋斗的光芒,他们是全体投控人学习的榜样。为宣传榜样、学习榜样,引导全体投控人学思践悟、比学赶超,掀起见贤思齐、争当先进的热潮,即日起,集团公众号推出“投控之星”专栏,带您走近这些个人和团队,探寻他们践行“坚持、担当、激情、执行”企业精神的行动密码。
在欣益养老院,有一群“不眠不休”的白衣天使,他们的脚步踏过凌晨三点的走廊,他们的双手抚过年迈长者的病痛,他们的笑容温暖了无数个孤独的日夜。
一年365天风雨无阻,320余位长者的床头总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测血压、配药品、轻声叮嘱,或是紧紧握住一双颤抖的手。他们用专业与温情,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他们就是欣益养老院医疗部的医护团队。
昼夜坚守,他们是长者最安心的“家人”
“那天我突然吐血,眼前发黑,耳边全是慌乱的脚步声,但听到田医生喊‘别怕,我们在’的时候,我就知道一定能活下来。”提起2024年2月的那场生死抢救,85岁的李爷爷眼眶湿润。那天凌晨,医疗部接到紧急呼叫,一位长者突发消化道大出血,医护人员5分钟内完成吸氧、心电监护和静脉通道建立,一路护送急救车与死神赛跑。这样的惊险场景,他们全年经历了12次,抢救成功率100%,接待室墙上39面锦旗的背后是老人家属含泪的信任。
更多时候,他们的战场藏在细微处:护士小朱为了给糖尿病的王奶奶找到最合适的胰岛素注射时间,连续一周半夜定闹钟记录血糖数据;医生老田发现独居的赵爷爷总是偷偷倒掉降压药,便每天变着花样讲养生故事,悄悄把药混进老人爱喝的藕粉里;团队去年为慢性病长者建立专属档案,48场健康讲座从“如何控盐”讲到“穴位按摩”,甚至把中医膏方和针灸理疗搬进养老院……“在这里,医疗不是冷冰冰的仪器,而是带着温度的生活。”护士长的一句话,道出了医养结合的真谛。
创新突破,让专业医疗“走”到床边
当其他养老院还在为“医护人手不足”发愁时,欣益医疗部已悄然升级服务:推开治疗室,映入眼帘的是心电监护仪、急救箱和整齐的慢病管理手册——这是“医护进楼”模式的创新实践。团队将养老院划分成“责任田”,每位医护人员分管特定楼层,从床边体检到用药提醒,从心理疏导到康复训练,服务半径缩短至“一分钟响应”。去年10月,护士朱莹莹在杨浦区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中捧回优胜奖,而她刚通过中级养老护理员考试时说的那句“我想更好地照顾老人”,正是整个团队“既当医生又做护工”的缩影。
多方携手,织就长者健康“守护网”
为了让长者足不出户享受三甲医疗资源,这支团队把“朋友圈”扩展到整个我区:与殷行社区医院共建家庭医生巡诊机制,每月两次专家上门问诊;联合区中医医院开设“床边中医馆”,慢性病长者喝着定制膏方感慨“比亲闺女还贴心”;携手市东医院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去年11月的专家义诊活动更是引来“上海杨浦”融媒体专题报道。而在看不见的地方,他们全年完成“院感继续教育学习”“院前急救培训”等培训,5人考取中级护理资格,医务室更是以全项优秀的成绩蝉联上海市内设医疗机构A级认证。
有人问,每天面对衰老与病痛,会不会感到疲惫?医疗部的回答藏在细节里:是凌晨换班时特意调暗的走廊灯光,是护士口袋里永远备着的润喉糖,是医生白大褂上那枚画着笑脸的胸牌。“我们多走一步,长者就能少疼一分。”这份朴素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无数个守护的日夜。
当夕阳的余晖洒进欣益养老院的窗户,白衣身影依然穿梭如常。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正是这些琐碎中的坚守、危机时的担当、创新里的温情,让“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八个字变得具体而生动。致敬这群“健康守护神”——他们用青春陪伴暮年,以仁心照亮生命最后的旅程,让每一个黄昏都浸润着尊严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