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 协同创新”区校企创新沙龙(第七期)——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对接会成功举办

2025-04-24

  4月23日下午,“产教融合 协同创新”区校企创新沙龙(第七期)在长阳创谷顺利举办。本期活动聚焦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政策解读、成果转化、临床需求对接及产业链协同等展开研讨,推动高校、企业、政府三方资源高效联动,助力杨浦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任大伟,上海理工大学跨学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孙婵娟,海军军医大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王越,区科技经济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正明,区卫健委副主任刘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窦忠霞,新华医院、区中心医院、市东医院等各级医院,以及区生物医药代表企业等40余位参加座谈。区科技经济委副主任叶桂芳主持。
  生命健康是我区重点布局的四大新兴产业之一,区校企创新沙龙通过搭建高校、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平台,加速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动能。当前,我区依托高校科研优势、临床资源及园区载体,已集聚众多生物医药优质企业。接下来,我区将深化支持体系,优化创新生态,助力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任大伟介绍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发展的创新政策,从政策背景、政策解读、政策对比和功能性平台等维度,为大家带来了政策的“及时雨”。
  上海理工大学跨学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孙婵娟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医工交叉创新实践,团队在超声能量装备、手术机器人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她强调,高校需与企业、医院紧密协作,破解成果转化“死亡之谷”,建议政府强化概念验证、中试平台建设,为早期项目提供资金、场地等支持。
  海军军医大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王越分享了医学研究中心经验,依托领域内首个概念验证中心,已推动数项专利转化。他提出,需打通需求与供给壁垒,未来将重点布局航海医学、老年智慧康养等方向,开放临床资源与实验平台,与企业共建“深蓝赛道”。
  澳宗生物高级副总裁潘华露全面介绍了企业发展概况。他表示,澳宗生物作为专注于创新药物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深耕神经保护等领域,已构建起覆盖药物发现、临床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表达了诚挚感谢。未来,澳宗生物将继续扎根我区,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为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产业对接环节,区卫健委表示,将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联系,为其成果产业化提供组团式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和杨浦生物医药产业迈向新高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解读了国家药械评审新政,强调长三角分中心落地为创新药械开辟绿色通道,我区将组建生物医药注册指导服务站,提供“三最”服务(最通畅沟通、最高效调配、最务实措施),助力企业加速产品上市。
  在互动交流环节,新华医院、区中心医院、市东医院等提出手术耗材智能化、医疗数据应用等需求。杨浦创业中心、同济科技园等代表也现场推介孵化服务与产业基金,表达将为成果转化提供全周期支持,期待与在座的医院、高校和企业开展交流和合作。优宁维、毕得医药、迪安检测、国药等多家代表企业也作了交流与分享,表达了通过区校企沙龙这样的平台,有了更多信息了解和对接渠道,有助于为企业解决发生过程中的实际需求。
  下一步,区科技经济委将紧密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不断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关键赛道。同时,持续细化产业扶持,加大对创新项目和人才团队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汇聚,构建稳固且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生态,实现我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