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与社区的双向奔赴 我区一家5A级青年中心引领新生活

2025-04-11

  在新江湾城,一场青年与社区的“双向奔赴”正激荡出澎湃活力——作为全新亮相的5A级青年中心,城投宽庭江湾社区青年中心吸引着2600余名青年在此筑巢扎根,用极高的青春浓度重塑社区生态,为超大城市青年发展型社区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中心概况及发展理念
  城投宽庭江湾社区位于新江湾城街道,是城投宽庭品牌旗下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共建有1719套保障性租赁住房,租户近2600人,其中青年占比超80%,拥有独具特色且相对独立的共享活动空间。租户大多为字节跳动、哔哩哔哩、复旦大学等互联网企业、高校的青年,形成了天然的“青年集聚地”。
  城投宽庭江湾社区青年中心目前已形成了“三步走”的系统化长效机制:即以青年中心为阵地,引导青年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根据青年需求导入特色资源,最终创建“个性化、有温度”的青年中心。青年工作聚焦“资源整合、价值融合、实践聚合”的全链服务,使优质资源高效导入、社区功能持续提升,进一步实现青年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
  特色活动及品牌打造
  “渠道+”:打通渠道资源,完善服务保障
  城投宽庭江湾社区青年中心作为“青”字号青年阵地,是连接属地、社区、运营方三方主体协作的有效桥梁。社区通过青年中心阵地打造,一方面畅通青年了解“社区共治”的渠道,另一方面畅通“三方主体协作”的渠道,逐步实现以上级团组织、属地街道为领导核心,青年阵地为平台载体,社区住户为主要主体,社区运营方、社会各界等协同参与的社区共治组织框架和协作体系,探索“社区共治、共建、共享”的新实践,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让团青工作走向基层、走向社区。
  “社群+”:激活社群生态,提升服务水平
  城投宽庭江湾社区青年中心开发多层次的主题性社区社群活动,为社区青年搭建大家喜闻乐见的交流平台。通过开展即兴戏剧、桌游、手工DIY、读书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住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步激活社群生态。同时,中心定期举办青年论坛和沙龙活动,为青年提供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以此挖掘租户社群中有想法、有意愿的意见领袖,鼓励其自发组建兴趣小组和社团组织,促进社群内部的互动与合作,形成良性循环的社群生态。同时结合江湾社区自有特色,青年中心还推出了多项无废环保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旧物回收、环保市集等形式,与住户青年一同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拓展其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途径,努力营造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社区共治环境,从而实现社群的可持续运营。
  “联盟+”:推动联盟共治,形成服务闭环
  为更好地打造和谐、温馨且富有朝气的青年社区,江湾社区积极推动多方共治,形成与属地、企业的共建外部联盟。在青年中心成立之初,区房管局团委、新江湾城街道团工委、青年报社团委、城投控股团委共同成立“新江湾城·宽庭青年社区治理共建联盟”,并发挥联盟优势,充分整合辖区资源、青年力量,引入青年夜校、保租房政策咨询、青年心理疏导、中医养生问诊等多项活动及服务,用心将青年中心打造成为“青年服务新阵地”。其中,“宽庭社区里 江湾夜校圈”青年夜校课程作为去年的特色项目,开展了多批次且形式丰富的公益课程共19节,内容涵盖沪语小课堂、律动桑巴舞、尤克里里教学、非遗手作体验等,为青年提供多元化学习机会,助力青年与社区实现双向奔赴、双向赋能,为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持续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
  “生活+”:创新生活方式,拓宽服务场景
  在城投宽庭江湾社区青年中心的建设进程中,始终秉持回顾与反思的精神,不断在总结经验中前进,积极倡导并实施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措施。作为一家建立在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里的青年中心、一个天然的青年集聚地,在发挥阵地作用的同时,更应该回归社区生活本源,让多元、异质的青年群体都能在社区内找寻到理想的生活方式。聚焦运营服务设立“青年工匠工作室”,青年社长带领团队精研“十心”工作法,以青年视角拓宽服务场景,提升青年住户居住体验。社区使用数智化系统,对于能源消耗进行精准采集与实时监测,以此有效分析住户生活习惯,在润物细无声中全面提升服务细节。青年牵头开展社区“光伏系统”“无废租赁社区”建设,并通过“无废租赁社区宣传员”在社区内进行宣讲展示,共同探索最新质的生活方式。
  未来工作计划
  未来,城投宽庭江湾社区青年中心将持续创新实践模式,深化服务内涵,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凝聚、服务、引领青年的“青”阵地,一个青年“玩·聚·成长在一起”的新地标,一个青年理想生活的新样板,让“来到我区、进入宽庭”成为青年生活的自然选择,为青年成长和社区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