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薪火传 文明新风春意漾——杨浦区“我们的节日”清明系列主题活动精彩回顾

2025-04-09

  近日,我区开展30余场清明节系列主题活动,将传统文化赓续与新时代文明理念有机融合,引导群众在缅怀先辈中涵养家国情怀,在踏青寻春中感悟生命之美,以文明新风擦亮节日底色,让传统节日焕发守正创新的生机活力。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平凉路街道共同开展“知传统文化 践文明祭扫”主题活动,组织20余组亲子家庭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吴淞炮台公园抗战遗址,并祭扫英烈、开展互动活动,让青少年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的抗战历史,感受先辈英勇无畏的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及社会责任感。
  国歌展示馆通过献花仪式、沉浸式研学课程、手作体验活动,让市民深入了解《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革命历史,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组织党员、团员青年和入党积极分子50余人赴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主题党日活动,向人民英雄致敬,寄托无限哀思。
  江浦路街道通过庄重的祭扫仪式引领未成年人深入了解王根英烈士,追寻红色记忆,共筑青春梦想。
  大桥街道积极开展文明祭祀宣传,通过文明祭扫倡议书、宣传短片和网络献花等形式,提高社区居民清明节祭祀安全意识,进一步扩大公众对环保和文明祭扫的认识,弘扬时代新风。
  传承民俗文化,体验非遗活动
  新江湾城街道开展第十八届风筝节系列活动,以“纸鹞寄语清明时 漫游新城‘二次鸢’”为主题,让传统的风筝与“二次元”动漫科技相结合,创新风筝非遗项目的传承载体,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
  杨浦文化艺术中心开展瓷器彩绘非遗手作,市民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描绘瓷器图案,体验非遗技艺的独特韵味,让传统工艺焕发时代光彩。
  区精神卫生中心举办“予心清明,感悟生命”清明节主题活动,通过手写信、古诗词贴画制作和“生命之树”主题冥想等体验形式,引导患者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心理能量,感受生命的意义,坚定康复信心。
  殷行街道开展了“春日丰殷,雅韵清明”系列文化活动,以春日踏青诗会、竹编风铃非遗手作、书画主题创作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与当代生活相结合,增强社区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延吉新村街道的活动以“清明怀远,纸鸢传声”为主题,通过理论宣讲与节气文化相结合的形式,吸引辖区文明家庭成员、文明单位代表及社区居民参与,共同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
  长海路街道开展“春风起 纸鸢飞”主题活动,以传统纸鸢绘画为纽带,融合文化科普、艺术实践与情感传承,吸引辖区15组亲子家庭参与。
  指尖绽放韵味,留住盎然春意
  杨浦文化艺术中心和百联杨浦滨江购物中心特邀“一心斋”非遗传承人,带领市民体验青团制作技艺,感受廿四节气的文化韵味,在春日里品味非遗美食的独特魅力。
  区绿化市容局和定海路街道组织亲子家庭在复兴岛公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用植物拓染的方式制作属于自己的手工制品。杨浦公园也开展了“指间青律,塑说清明”粘土手工活动,让亲子家庭在动手创作中感悟清明文化内涵,传承民俗记忆。
  控江路街道开展多肉盆栽DIY体验活动,让市民亲手培育生气盎然的盆栽,互相交流加深邻里感情,共同感受春和景明的节日氛围。
  五角场街道多个社区举行了形式多样的包青团活动。居民们齐聚一堂,共同制作传统美食,在感受节日氛围的同时,也让传统文化在社区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平路街道策划了“银龄寄清明 巧手承传统”主题活动,号召老人们用巧手编织春天,用美食寄托相思,更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欢声笑语中生根发芽。

分享到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