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区健康15分钟服务圈

2025-02-12

  区各级文明单位及争创单位用点点滴滴的“小治理”,凝聚起城区文明的“大气象”,让城区与单位“双向奔赴、文明共享”。区文明办推出“文明单位”栏目,精选辖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案例,聚文明之光·建人民之城。
  打造社区健康15分钟服务圈
  上海市杨浦区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推进健康上海建设,夯实社区健康服务体系能级,全面提升本市社区综合服务能力,更好满足居民“家门口”获得多种医疗服务的需求,打造社区15分钟服务圈,作为上海市文明单位,杨浦区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先后成功建设完成了2022年度上海市中医药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图们路卫生服务站点)和2023年度上海市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在为市民就诊提供便利的同时,提升市民的健康素养,助力精神文明建设。
  优化布局 整合资源
  深入贯彻中西并重的诊疗理念,中心在原有中医综合诊疗区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布局,将示范性康复中心与中医馆功能进行嵌合,实现在同一场所同时获得中医诊疗服务和西医康复服务。例如,中心与区中心医院合作开展联合病房,利用上级医院病房资源开展住院康复治疗;与辖区两家大型养老院合作,利用养老床位和残疾人床位,通过专车接送、送服务上门等形式满足住养老人床旁康复需求。
  为更好向居民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中心在图们路服务站打造社区“最后一公里”中医特色服务品牌,以建设杨氏针灸传承基地工作室为契机,提升品牌服务。同时,以杨浦区北部医联体双聘计划为基础,聚焦中医家庭医生团队建设,进一步增强服务供给能力。持续开展冬病夏治等特色服务,并积极拓展职业人群健康养生、颈椎病等中医药治疗项目。通过深入园区、高校宣传中医药服务,不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此外,通过升级改造中医药特色服务区,增设独立治疗工位,为患者提供针灸、拔罐、康复理疗、中药饮片、冬病夏治、中医体质辨识等综合性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强健队伍 夯实服务
  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心和站点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康复和中医人才进行了科学规划和整合,将原本分散的治疗师资源重新优化配置,并在管理的中心和站点安排护理人员协助中医药和康复治疗工作。同时,中医医师将针灸、推拿等传统适宜技术融入日常治疗中,为居民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此外,中心还充分利用区域内医联体的优势资源,实现了区域内康复转诊的便捷化和技术支持的高效化。通过开设腰颈肩专病康复联合门诊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康复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
  在中心高质量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始终贯彻党建引领高质量社区卫生发展,牢记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把健康“守门人”制度建立起来,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让群众患病后第一时间问诊自己的家庭医生,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始终将改善社区居民的医疗康复诊疗服务贯穿于中心的发展建设中,以提升服务品质和患者体验为核心目标,打造社区健康15分钟服务圈。

分享到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