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杨浦 线描技绘千年韵 重现历史绝美风华

2025-02-12

  一顶顶技艺绝活、一张张民俗画卷,一代代活态传承,谱写了一个有故事、有传承、有厚度的非遗杨浦。
  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厚植于这片人文和工业交织的热土。它们源于生活、归于生活、丰富生活。它们浸润于城市的人间烟火,沉淀着岁月的文化记忆,见证着杨浦人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智慧。
  近日,杨浦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新鲜出炉”。让我们走近这批非遗项目,共同探秘这些活色生香的文化瑰宝!
  敦煌壁画线描技法
  “敦煌是一部读不完的书,敦煌艺术的保护、研究和弘扬,是没有尽头的事业,让更多的人欣赏敦煌、读懂敦煌,这就是复原壁画的意义所在。”——史敦宇
  敦煌壁画线描技法,是复原敦煌壁画的重要一环。其综合运用墨线、淡墨线、赭红线、土红线等多种线描,能够达到造型、传神之美。线描不仅有粗、细、轻、重之分,更有游丝描、铁线描、兰叶描、莼菜描、丁头鼠尾描等多种表现形式,其核心内涵是对敦煌壁画中不同朝代绘画技法的区别和掌握,并以敦煌丰富的图样基础为主要题材,创作独具特色的线描作品。
  敦煌壁画线描技法的传承发展与上海百年科教文脉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其当代主要传承人史敦宇,在师法历代敦煌画匠的同时,广泛汲取先辈经验,是这项技艺的集大成者。她与成长于上海的“敦煌女儿”樊锦诗院长,长期合作开展“敦煌艺术普及教育”项目,为推广敦煌绘画艺术和线描技法奠定了坚实基础。
  瓷器彩绘
  瓷器彩绘,又称瓷画、瓷板画,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出现在明代中期,从清代中期开始盛行。
  瓷器彩绘以瓷当纸,以各种大小不同的勾线笔、彩笔、矿物颜料、乳香油、樟脑油及各种形状白胎瓷器为创作工具,是陶瓷艺术家汲取中国传统绘画精髓,表达东方审美理想的重要载体之一。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每一种技艺都承载着匠人对美的极致追求,让瓷器不仅仅是盛物的器具,更是流传千古的艺术珍品。
  我区的民间工艺人才辈出,瓷器彩绘海派人物李瑞昌,原先在宝山区少年宫教授瓷器彩绘工艺,后推广至虹口、浦东,2010年引入我区,在杨浦区四平街道老年大学及殷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教授技艺,传承人王继红于2011年拜师学艺至今,经过多年锤炼,让瓷器彩绘工艺传承得到延续和推广。
  正是得益于一辈辈匠人的执着与奉献,这些非遗作品的瑰丽风采,方能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它们不仅是色彩与线条的交织,也是情感与故事的诉说,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非遗作品将在匠人的手中焕发新生,照亮着历史的长河,也映照着未来的道路!

分享到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