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为创新发展“加温”

2025-01-20

  “1-11月营收同比增长13.6%,排名全市第四;规模达到2908亿元,排名全市第二,约占全市五分之一、中心城区三分之一……”今年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数据,“跳动”的是杨浦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速度与温度。
  2024年,我区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最暖城区”品牌内涵,2025年将升级推出营商环境8.0版改革方案——我区,如何为创新发展“加温”?如何打造温暖的“企业星系”?寒潮来袭之际,来看看杨浦的“暖新故事”。
  我区,如何为创新发展“加温”
  “专属”——注入“金融活水”,让重点产业“发光发热”
  工业遗存串珠成链,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如今,实现华丽转身的杨浦滨江,不仅是深受市民游客欢迎的文旅空间,也成为创新企业的集聚地。
  “根据规划,美团、哔哩哔哩、中交、中节能等互联网头部企业、知名央企将陆续入驻杨浦滨江,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人才、资源不断向我区汇聚。”在日前举行的长阳秀带2024企业家论坛上,杨浦滨江集团党委副书记钱亮如是说。
  论坛举办当天,“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专属金融政策正式发布。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是对企业家们长期以来努力和期待的回应,更是对杨浦滨江在线新经济产业发展战略的进一步落实和深化。
  据悉,工商银行杨浦支行为“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内的科创企业量身定制了专属金融助企政策,包括小微企业信用贷、创新担保贷等特色产品,助力科创企业融资降本提速。
  美团、哔哩哔哩、纬景储能、霍洛维兹等60余家企业,都是这场企业家论坛的“座上宾”。
  2024年2月,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杨浦片区正式启动。霍洛维兹作为一家与杨浦滨江共同成长起来的企业,在环球影城、法拉利世界、乐高乐园等国际知名大型主题乐园项目中参与颇深。
  纬景储能一直专注于液流电池研发及规模化智能制造。在曾经的火电厂煤灰仓下举办的中法零碳音乐会,凭借“火电”和“零碳”的概念冲突吸足了眼球。纬景储能建设的锌铁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通过光伏板和锌铁液流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入系统储存,为周边的咖啡馆、充电桩、景观照明等设施提供稳定绿色电力。
  钱亮表示,接下来,集团将以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建设为契机,搭建好互动交流平台,不断优化服务,助力企业成长,共创共赢新局面,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普惠”——定期发布首单首品,我区这个“俱乐部”含“金”量满满
  日前,上海普惠金融顾问融资畅通系列活动金融服务数字经济专场暨杨浦区科技金融俱乐部第四季活动在杨浦滨江举行。
  针对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房租资金压力大、资金周转难等问题,我区牵头宁波银行上海分行,率先发布首单“租金贷”创新金融产品。该产品面向杨浦企业,依据租户与物业签订的租赁合同,给予租户免息授信额度,用于定向支付租金,授信额度通常为月租金额度的3-6倍,视企业资质通常可享受全额免息。同时,推出面向杨浦数字经济企业的专属赋能方案,能为企业提供包括信用修复、舆情管理、智慧水电气、用工补贴等在内的“14+2”全面服务体系。
  上海普惠金融顾问制度旨在畅通服务渠道,推动金融政策直达、金融服务直达,为企业自主选择提供支持,集合了上海各类金融机构资源,为广大企业提供金融问诊、融资规划、上市辅导等专业咨询服务,推动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精准对接。
  科技金融俱乐部作为我区科创品牌活动,定期发布首单、首品,为企业提供政策解析、上市辅导、投融资支持等一站式服务,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区着力在科技金融服务创新上先行先试,针对不同产业领域和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积极探索科技和金融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杨浦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区科经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正明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聚焦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最新动态,开展各类金融要素市场对接活动,推动普惠金融、资本市场对接等服务下沉,不断优化产业与金融的精准对接平台,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激活”——上海首笔大型企业数据产品知识产权融资,落地我区
  日前,拥有上海市知识产权局颁发的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的数据产品“睿思数据平台”,获得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武汉分行的质押融资贷款,授信额度1亿元。这是《上海市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存证暂行办法》(简称《办法》)自2024年12月8日施行以来落地的首单质押融资。
  上海微谱检测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区的大型研究型检测机构,致力于为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美丽健康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分析、检测、研发服务。《办法》出台后,该公司积极申请,并成功获得首批上海市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证书。
  在区知识产权局、区科经委的指导推动下,上海微谱检测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建行上海市分行1000万元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这也是上海市首笔大型企业数据产品知识产权融资。
  接下来,区知识产权局将会同区科经委、区数据局等部门共同推动区内企业开展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和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进一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释放数据价值,促进数据流通利用。
  我区,如何打造温暖的“企业星系”
  数实融合,怎么“催化”产业蝶变?
  从“杨树浦”到“杨数浦”,近年来,数字经济强势崛起,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但工业增加值仍占我区GDP约29%,是我区经济发展重要的“稳定器”。
  把研发作为产业来做,把技术作为商品来做
  近日,“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区校企创新沙龙(第五期)活动在长阳创谷举行。本次活动以“数实融合领航产业数字蝶变”为主题。
  活动现场,来自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西门子、汉高、儒竞科技、电站辅机厂等单位的专家、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实融合助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路径、实践等内容。
  “深化产教融合的实质是促进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内异质性资源的优势互补,通过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扩大就业创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德强表示,学校高度重视产业数字化的基础研究及其应用,依托学校一流学科,围绕国家战略重点方向,通过推进制造领域产业发展,支持学科更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我区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发展,深入开展区校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园、创新研发平台等,成果丰硕。
  以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把研发作为产业来做,把技术作为商品来做,通过构建“面向科技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体系和创新生态环境,这里成为综合科技服务提供商、企业成长生态环境建造者、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在企业负责人杨爱俊看来,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开放的技术资源,缩短了企业的生长周期,“企业因业务特点长期有3D打印、板材切割、激光打标等需要”,幸运的是,公司所在的科技园背靠上海理工大学,各类实验室和技术设备都向园区小微企业开放,为初创企业解决了不少成长的烦恼。
  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融合发展,上理科技园正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创新创业孵化能级,探索“学科+产业+基金”及“大学校园+科技园+产业园”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健康产业创新高地。
  “全过程创新”,打造双创“核爆点”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区意欲打造的一条创新创业生态链是一条“全过程创新”新路径。从基础研究到创新加速,即“从0到10”的全过程。“从0到1”是原始创新,“从1到10”是成果转化。“鼓励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校进一步开放设备资源和技术服务资源,为小微企业和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早已写进我区的发展规划里。从起步阶段的基础创新、到成果转化、再到加速阶段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我区点燃科创策源引擎,打造创新创业的“核爆点”。
  去年以来,区科经委与上理工机械工程学院开展联组学习,互派年轻干部挂职,在疏通创新源头、加速成果转化、构建创新体系等领域深化合作。
  下一步,区科经委将深入开展“数智化赋能”专项行动,促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融合应用,加快传统产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步伐,培育一批数字经济、智能制造领域的标杆企业,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标杆工厂,努力打造更多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推动杨浦工业进一步提质升级扩容。
  怎么让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千行百业?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大模型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作为战略性资源日益受到各界关注。2024年12月,“何以杨数浦”数字经济合规发展系列沙龙启动,围绕数字经济合规发展各类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可信的AI是什么样的?
  “当与人工智能对话时,输入的企业信息是否有泄露风险?如何才能拥有人工智能安全保障?”在工作中,上海微谱检测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监赵佳林常常有这样的困惑。近日,赵佳林来到长阳创谷,参加“何以杨数浦”数字经济合规发展品牌沙龙第二期。
  当天,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市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研究会,发布《可信人工智能治理白皮书》,主要对比分析了欧盟、美国和中国的AI治理体系,探讨了AI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监管动向,并提出以安全、公平、透明为基石的9项可信人工智能发展原则,以及优化覆盖AI全生命周期的风险治理策略。
  安永风险管理与决策创新咨询服务合伙人张楠驰指出,在人工智能领域,信任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可信的人工智能不仅要在技术上表现出可靠性,更应在伦理道德上经得起考验,它必须在尊重人权、保护隐私、确保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为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因此,构建一个全面且有效的治理体系,对于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人工智能是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如何用好这一资源,让它更有效地赋能千行百业?
  上海赛博网络安全产业创新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宁,深入解读了《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实施方案》。她表示,该方案通过建立智能算力集群、语料库体系、虚实融合实训场以及行业基座大模型等关键基础设施,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垂直行业的广泛应用。
  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创新研究院项目主管范劭林,则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合规工作指引”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强调,企业应对已备案的基础模型及其生成内容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定期评估,还需定期检查其在服务透明度、用户信息保护、服务稳定性等方面的安全措施是否充分。
  在探索中“找答案”,为我区企业兜牢数据安全网
  “何以杨数浦”数字经济合规发展系列沙龙由市委网信办指导、区委网信办主办、上海赛博网络安全产业创新研究院承办,区互联网发展协会与上海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中心共同协办,采取线下形式开展,每月1期,共计12期。活动旨在积极发挥专业机构、专家智库的优势资源,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针对性开展答疑解惑和专业指导,推动思想破冰、难题破解,为广大数字经济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的各级数据政策正在逐步完善,法律法规也在更新,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快速响应机制,让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企业等都参与进来,对政策法规进行及时解读,为企业解决难题。另一方面,数据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谜题,它充满挑战性、革命性,需要我们穿透纷繁复杂的条文,去探索数据安全、数据流通、数据交易、数据合规的本质问题,并找出答案。这个品牌沙龙的创办将极大加快杨浦区在这两方面的破题速度,为杨浦企业兜牢数据安全网。”首期沙龙中,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吉栋如是说。

分享到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