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热度与顾客体验如何双赢 大众点评召开商户恳谈会

2025-01-15

  “送您一份免费甜品,可以麻烦写一个五星好评么?”近年来,越来越多餐饮商家以赠送免费餐品为“利益钩子”累积线上评价。由于门店评价量关乎线上热度,不少经营者陷入“过度促评”漩涡。这不仅影响顾客体验,还导致“促评动作变形”。近日,大众点评围绕“评价公信力”举办商户恳谈会,邀请10家餐饮商家,围绕评价累积、差评申诉等议题展开讨论。
  有商家表示,门店线上热度与评价量密切相关,门店难免陷入“促评内卷”;有商家反馈,就算公司禁止店员“用免费饮料换好评”,却还是收到了“诚信处罚”;也有商家提出,不清楚“评价展示”标准,评价申诉链路繁琐,成功率低。
  针对商户种种疑问,大众点评代表表示,将持续加强模型建设和识别能力,主动防控商户评价风险;鼓励商户申诉不合理差评,畅通举证渠道,投入人力审核;同时迭代评价展示标准,新增线下促评工具。未来,将持续通过恳谈会等方式,与商户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携手提升评价真实性,从而让用户获得更真实的决策信息参考,让认真做生意、在意顾客体验的商户获得更多青睐。
  有商家针对“促评”行为本身的意义提出质疑。“商家要求顾客写好评,其实是损伤顾客体验的行为。如此来看,‘促评’仅仅是商户内卷,对于顾客并没有意义,反而是一种打扰。”有商家反馈了一线门店伙伴的思考,“这违背了做餐厅的初衷。”大众点评用户调研也显示,不少顾客对店员在赠送饮料后过度索要好评的动作表示反感。
  现场,还有商家指出“评价展示规则”不明确,常常努力促评,但结果甚微。“有的顾客本身就不愿意写,门店还基于对展示规则的揣测,对评价字数提出要求,进一步损害了就餐体验。”大众点评代表则介绍,评价是否展示受多种因素影响,评价内容质量低、公信力问题以及用户自删都是常见原因。未来,平台将提高评价展示规则的透明度,同时增加对各行业商家评价运营课程的投入。
  评价真实性不仅需要商户践行诚信经营,也有赖于平台对商户的各类风险评价进行有效识别和拦截,同时畅通举报和举证渠道。就有商家在会上表示,竞对差评等不合理评价是影响线上“门面”的老大难问题。评价申诉入口深、缺少人工审核,更让店家深陷“评价申诉难”。对此,大众点评代表表示,针对商户各类评价风险,平台持续加强模型建设和识别能力,主动为商户织起“防护网”。
  “商户们的反馈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大众点评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透过恳谈会等方式,畅通沟通渠道,与商户携手营造更好的评价生态,一同为顾客提供更好的线下体验,为平台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据透露,大众点评还将于近期发布《公信力透明度报告》,首次公开“评价展示旅程”,解答商户共性疑惑。

分享到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