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举办“智汇互联”产学研交流第八期活动
2024-12-23
12月20日,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举办“智汇互联”第八期产学研交流活动。本次活动以“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同济数字城市研究院、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联通、上海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东区局、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湃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各方对工业互联网在工业领域赋能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状、问题痛点、前景布局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华为混合云以全球主要工业国的工业数字化战略对比介绍开篇,介绍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工控领域卡脖子方面分析以及推动工业数字化的政策牵引等内容,并重点对华为云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进行了分享。
上海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行业技术专家马俊卿表示,企业作为数字化诊断服务商,聚焦中小型企业互联网改造,偏向数据汇聚、采集和展示,后续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应用决策等方面积极布局,深化与客户、高校、生态伙伴的交流合作。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东区局政务及公共服务BU总监钟良介绍,企业在5G技术及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资源丰富、能力多元、布局广泛,在5G网、资本运作、云计算、算力、数字孪生、大模型等方向都有布局、实践和成功案例,同时在生态伙伴合作方面,与我区、华为签订算力方面的三方合作协议,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上海联通工业互联网事业部行业总监薛斌,分享企业协助中国商飞建设5G工厂的成功案例,并对工业互联网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场景情况、遇到的棘手问题以及未来推进方向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建议。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分享了自动控制的研究案例,聚焦机器人及其无人终端系统相关的应用,介绍了3D视觉引导的目标抓取、机器人行走、SLAM技术、全天候自主导航技术等柔性自主智能机器人拥有的关键技术。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康铭博士表示,研究方向是汽车行业智能座舱领域人机交互方向的工业软件,同时也在工业领域的数字孪生方面有研究。学院在工业互联网方面陆续有产品研发,如毫米波雷达在汽车上的应用等。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博士肖慧娟表示,团队研究方向专注于数据库和云计算,研究数据采集和处理分析,特别是高性能数据库和存储方面的研究,为工业互联网领域海量设备和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提供最新的解决方案。
同济数字城市研究院行政主管徐逸君表示,企业聚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生产安全监管方面的应用,已与中交、中车等企业合作,基于工业互联网多边协同,建立安全监管网络。
上海湃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梅裔介绍,企业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主要在石油化工、钢铁石矿等流程行业中赋能安全生产监管,推出的安全AI软件已获市场认可验证,并在提前布局流程行业的垂类多态大模型。
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政府事务经理赵艺瑾介绍,公司主营方向在云计算,相关的实践经验入选首批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转型应用场景名单。子公司专注工业互联网,为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工业云、行业云等云服务。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叶长青表示,企业作为智能制造成熟度诊断服务商和数字化诊断服务商,为客户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发展规划提供咨询和解决方案,诊断服务覆盖企业客户800多家。
华为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是华为云与同济数字城市研究院共建的创新平台,旨在结合我区的区位优势,以政产学研多方协同为抓手,通过场景与技术双轮驱动,致力于以场景赋能从城市数字化到全域数字化的转型新路径,联合区内多元化的创新主体,开展模式、场景、技术多维度创新探索,依托杨浦数据智能底座平台,为场景需求与技术成果搭建“最后一公里”的直通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