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 协同创新”区校企创新沙龙(第四期)——集成电路产学研对接会成功举办

2024-12-12

  12月11日上午,“产教融合 协同创新”区校企创新沙龙(第四期)在长阳创谷成功举办。本期活动聚焦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路径以及产学研合作模式开展研讨座谈。上海市经信委半导体产业处处长汪潇、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党委书记罗凌、院长张卫,复旦大学科研院技术转移中心主任仲实,以及来自高校院所、创新平台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30余位代表参加座谈。区科技经济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正明主持。
  李正明在活动开场中指出,政府要做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参与者、服务者、引导者。区科技经济委定期举办区校企创新沙龙,以产业需求为牵引,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为项目“找”资本,为技术“找”需求,是促进产教融合落细落实,从简单融入到双向融通,再到实现全面深度融合的关键一招。
  汪潇指出,集成电路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在当前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上海作为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肩负着引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未来,将进一步加强集成电路产业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共谋合作,深挖产业链供应链的薄弱环节,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
  张卫表示,微电子是国家重要战略支柱性产业,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是首批获批建设的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并孕育了集成电路领域多个国家级平台,致力于培养集成电路核心技术的开拓者、交叉领域的探索者、关键产业的领军者。未来,希望与我区携手加快探索教育、科技与人才协同发力、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主题演讲环节,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吴昌讲解了高层次综合与算力芯片设计技术,以确保芯片从设计到量产的全过程可控、可靠;复旦大学科研院技术转移中心主任仲实介绍了成果转化的技术路径、创新举措和成功实践,强调了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重要性;上海微崇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副总裁周朴希介绍了企业的产业动向和发展战略,并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活动现场,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闫娜偕同多位教授,与华为、矽朋微电子、酷芯半导体、琮光半导体、启迪之星、长三角国创中心、和利资本、InnoSpace等重点企业和平台的专家展开了深入交流。
  华为混合云首席创新专家悦怡表示,华为混合云将充分发挥自身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优势,结合华为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的独特资源,助力打造一个开放、共享、协同的创新平台。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沈磊认为,作为一家扎根于我区,致力于集成电路设计研发的企业,未来将继续紧贴市场需求,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形成发展合力。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党委书记罗凌指出,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
  下一步,区科技经济委将进一步发挥“大学+大厂”集聚优势,积极搭建跨行业、跨领域、跨技术的互动交流平台,加快推动各类创新要素融合汇聚,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