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党史研究室机关党支部举办“同上一堂党课”学习交流主题党日活动

2024-11-06

  根据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有关要求,11月4日,区委党史研究室机关党支部举办主题党日活动,围绕“同上一堂党课”开展学习交流,室主任、支部书记黄伟一主持会议。 室班子成员重点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经历,围绕中央党校陈曙光教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党课逐一交流学习体会。
  室主任、支部书记黄伟一谈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从历史和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成长为一棵根深叶茂的思想理论大树。首先,源自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和转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老祖宗”,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才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开辟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局面,也才创造性地产生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同时,扎根于对社会主义历史的总结和反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吸收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思想精华和总结科学社会主义100余年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是总结汲取苏东社会主义的深刻教训、归纳概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贯穿到新时代实践而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谱系”。第三,还丰富于对世界文明成果的学习和借鉴。正是由于注重对世界有益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不断从中国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中成长壮大,成就了其宽广视野和博大气度,增强了这一新思想引领时代发展和世界潮流的理论价值及思想光芒,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区方志办副主任、支部副书记叶军表示:通过听课,进一步学习领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到这一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充分重视和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的社会主义元素,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融会贯通、相互成就,推动了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的发展,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一思想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以更强的力度、更大的规模、更高的标准,推动中华文明获得新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史志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其原创性贡献、历史性贡献、世界性贡献,并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杨浦故事,把杨浦地方史放在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的大背景下,从历史的角度展现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为新时代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余娟表示: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两个结合”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持久生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使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更加自信。要进一步明确实践指导的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的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导。通过“两个结合”,我们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紧密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要进一步理解使命担当的新要求。学习“两个结合”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使命和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党史工作者,我们更应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同时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党史人的力量。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