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 推进技术成果转移——上海国家大学科技园联盟2024半年度研讨会在复旦科技园成功举办

2024-10-15

  近日,上海国家大学科技园联盟2024年半年度工作研讨会在复旦科技园大厦国际会议厅顺利举行。本次会议聚焦“新时期新要求下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与重点任务”以及“构建富有实效的成果转化概念验证服务体系”,来自上海14家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主要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相关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此次研讨会不仅总结了沪上各大学科技园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经验和成效,也为未来的科技园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借鉴。
  研讨会伊始,复旦科技园董事长罗霄致辞,表达了对上海国家大学科技园联盟成员的热烈欢迎,并对会议在复旦科技园举行表示感谢。他指出,当前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生态环境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大学科技园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承载体,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深入融入创新链条,承担更大责任。
  罗霄详细介绍了复旦科技园的发展规划,强调未来将继续依托复旦大学的学科优势与科研资源,深化园区功能平台建设,尤其是在概念验证中心等关键节点的布局上。他指出,科技成果转化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的重中之重,而复旦科技园将通过概念验证中心这一重要平台,打通从技术萌芽到市场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更好地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他还特别提到,复旦科技园将着力推动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在孵化培育具有高成长性企业方面做出更多探索,确保更多科研成果能够快速实现产业化应用。这一发展战略将不仅仅关注科技成果的产出数量,更要聚焦于成果质量及其产业化的成功率。
  会上,上大科技园总经理李宇阳介绍了“环上大概念验证体系”的整体架构和运作模式。联盟理事长杜松宁、联盟秘书长钱学标也分别分享了交大科技园、同济科技园在资源配套、投资机制、概念验证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经验做法。
  在随后的研讨环节,各大学科技园负责人围绕大学科技园发展与成果转化概念验证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展开了热烈讨论。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成功率一直是各方关注的重点议题,尤其是在高校科研成果普遍面临“重研发轻转化”的现状下,如何打通产学研结合的各个环节成为焦点。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当前大学科技园在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着体制机制不完善、校企合作不够紧密、资金链断裂、市场需求与技术供给脱节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要真正实现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必须在完善体制机制、整合高校资源、加速转化进程、加强沟通合作等方面作出进一步突破。
  在会议的最后,联盟理事长杜松宁作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此次研讨会的成果,认为此次讨论不仅加深了各大学科技园之间的交流,也为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他强调,面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双重挑战,大学科技园必须以更开放的姿态、更灵活的机制,推进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杜松宁还指出,大学科技园的未来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单一领域的探索,而应在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融合中找到突破口。通过进一步强化科技园的功能平台建设,特别是在概念验证中心的建立和运营上,大学科技园将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此次上海国家大学科技园联盟2024年半年度工作研讨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上海国家大学科技园在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联盟成员将继续携手合作,共同探索新时期下大学科技园的创新发展之路,助力上海打造全球创新中心,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更广泛、更高效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