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星中学五育润心育文明 向美而行绽芳华
2024-09-14 目前,我区已有2所学校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35所学校获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有1所学校为新一届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成功创建上海市文明校园的上海市民星中学的风采吧!
上海市民星中学
上海市民星中学创建于1995年,是杨浦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坐落于我区中原地区。学校围绕“向美而行,以美育人”的办学理念,以“美育”为突破方向,提出“向美而行,助力学生成长”的学校特色创建主题,将学校的特色创建与学生的生涯发展相结合,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学校近年办学成效受到各方肯定,多次获得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并先后荣获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中学共青团工作特色单位、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杨浦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杨浦区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杨浦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杨浦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杨浦区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杨浦区体教结合良好单位、杨浦区教师培训先进单位、杨浦区中小学生孝亲敬老主题教育特色项目学校等称号。
党建领航兴教 凝聚文明力量
凝心铸魂固初心,做好“立心”文章。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计划开展各项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党支部持续深化“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成员领学、党支部促学、集中研学、党员自学“四学联动”机制,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进一步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党员干部参与了民星二村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教育教学、文明校园创建、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中靠前站位、主动作为,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先锋模范作用。
实干担当促发展,做深“育人”文章。学校坚持把党建引领内嵌于立德树人各环节全过程。按照“围绕育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开展“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主题教育大赛,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话语的践行,加强对党的全面深刻认识,为教师的青春之路注入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党团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刻领悟党的精神和团的使命。学校开设了“聚焦全国两会,传承精神信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时政教育主题讲座,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德育五美铸魂 共筑文明之基
“发现理想之美”,即理想信念教育。学校通过组织“红色精神”系列主题活动,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切实加强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依托升旗仪式、校园电视台、主题教育课、观影、征文等多种形式,利用节庆、纪念日等开展各类仪式教育,筑牢学生的“灵魂之柱”,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体现价值之美”,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政一体化相结合,多措并举用好红色资源,将校内外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通过书记讲思政课、思政教师执教时政专题校会课等活动,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同时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探索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思政课堂向社会实践延伸。
“感悟文化之美”,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形式和载体,通过诵读中华经典、国际友好学校文化交流、艺术节展演活动、传统节日习俗介绍等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学校作为区高中唯一一所孝亲敬老特色项目校,班级与小区内独居老人结对,“星益正能量”共助夕阳红活动常态开展十余年,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
“理解文明之美”,即生态文明教育。学校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制定校本劳动教育清单制度,除常规的校内劳动活动外,还有包括农村社会实践活动、每月社区公益劳动、日常家务劳动等校外劳动体验。通过“低碳生活”“光盘行动”等主题班会,倡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师生的文明意识,形成人人参与、共建文明校园的良好氛围。
“践行健康之美”,即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常态化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和生命教育专题活动,每年开展心理健康季活动,通过外请专家、制作视频、四格漫画、心理情景剧等活动方式提升学生心理素养。
尚美课堂变革 培养文明素养
依托项目研究,实现育人方式转变。开展“向美而行,以美育人”理念支撑下的“尚美课堂”研究与实践。学校成功立项市级课题《“双新”改革背景下,以美育为纽带实现高中育人方式转变的行动研究》。同时《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图谱的构建》课题也已经顺利结项。学校以课题为抓手,通过专家引领、同伴研讨、行动研究等一系列活动,构建“尚美课堂”理论框架与评价标准,形成“尚美课堂”学科实践课例,并在学生发展指导方面探索更优方案。
建立课审制度,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学校成立了课程审议委员会,围绕学校“向美而行,以美育人”的办学理念和“以美育人,助力学生成长”的办学特色,制定了《民星中学选修课程审议制度》,突出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确保课程的规范设计、系统推进和差异化实施,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构建了适合学生发展的美术特色课程,完成了《民星中学美育校本课程规划》,形成了以美术特色课程为主体,集播音、主持、编导、音乐、空手道等课程于一体的特色选修课程群,开发了系列校本特色课程,其中《新闻写作与视频制作》被列为区域共享课程。
重视思政课程,劳动教育立德树人。学校关注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体化建设形成了《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等较为成功的案例。学校注重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通过升旗仪式、主题教育课、校园电视台、研究性学习等渠道,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系统性的劳动观念教育,并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校本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师生共同成长,素养本位引领发展。每年3月至5月,学校组织开展“学习节”活动。学习节活动具体包括学生学科竞赛展示、学生科技活动、教师公开教学研讨、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教师各类论文撰写评比等。学生活动注重让学生体验学科美育内容,以项目化解决问题的形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进行转变,探索学习方式变革。教师活动以学科单元教学设计形式开展,设计以落实素养导向为主的课堂教学。
校家社共育人,奏响三全育人强音。学校携手家长委员会整合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合力,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关心孩子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学校深化与高校合作,邀请复旦大学特邀党建组织员开展党史讲座,加强师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邀请“五老”及部分学生代表与全体教师共同线上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老中青三代人一起热议观看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