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 全过程人民民主 让城市更新与人民之心同频共振
2024-09-13 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人民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近年来,杨浦人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贯彻实施,将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聚焦老旧住房更新连续三年开展监督,积极推动“人民城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有机融合,让“更新”与“民心”同频共振,使“民主”与“民生”紧密相连,全力打造人民城市首提地的“幸福样板”。
聚焦“最短板” 精准监督解决最迫切需求
作为本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我区有着大量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建设的工人新村和不成套职工住宅。合用煤卫、汛期内涝、管线老化…诸多“病症”让群众急切盼望着更新改造。
为满足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让“老”百姓早日过上“新”生活,杨浦人大将不成套房屋改造这块“最短板”作为城市更新监督的重中之重。常委会主要领导亲自关心推动,在项目启动前就专门听取了政府部门工作汇报,过程中走访各个项目现场了解情况,并动员市、区两级人大代表积极发挥密切联系群众和资源集聚优势献智出力。
调研中发现,“凤南一村”作为全市成套改造体量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不仅用地四至范围规整,而且能为剩余待改造项目安置缺口提供增量房源,是推动《城市更新条例》实施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区人大常委会以此切入,在项目现场设置了监督联系点,在广泛收集诉求基础上,围绕特殊情形下确权、安置政策完善、项目生效比例等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此外,就居民关心的设计方案、搬迁租房、摇号选房等热点问题,开展了专题审议和“人人议事厅”等活动,组织代表和群众全程参与,充分凝聚共识和力量,助力凤南交出了征询、签约、搬迁3个100%的满分答卷。
人心齐,泰山移。凤南的成功,让更多群众看到了居住条件改善的希望,也带动全区住房更新项目跑出了加速度。凤南周边的西凤三项目,得益于保障房源的落实,创下了3天完成3个100%的全市最快纪录。同时,全市体量第三的东郸小区以及《条例》实施后首个“原址改建+协议置换”更新模式的内江大板房,也先后传来100%签约搬迁的捷报。三年的持续监督下,全区成套改造任务完成了60%,2023年杨浦旧住房成套改造完成体量全市第一。
聚力“提品质” 有效监督回应最广泛呼声
如果说成套改造是旧住房更新的“关键少数”,那“美丽家园”就是老旧小区更新修缮中的“绝大多数”。老旧住房修缮的最优解题思路就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监督检查中,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基层和群众面对面开展“沉浸式调研”,走遍12个街道了解最真实的情况。
“这些箱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来。但是我们又不敢拆,万一不小心拉断了居民的网线、有线电视线,不是给居民添堵嘛?”看着杂乱如麻的弱电线和摇摇欲坠的管线箱,居委干部望“线”兴叹。小区内架空线落地是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由于归属主体不同,协调线路剪接的难度非常大,有的甚至在“美丽家园”完成后,仍悬在半空“荡秋千”。面对悬在居民心头多年的烦心事,区人大常委会综合运用刚性监督和民主协商的方式,一方面在监督过程中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另一方面积极发挥专业代表作用,主动协调运营商和管线公司,成功推动凤城二村、明丰苑、时运苑等小区完成了管线入地,并推动将架空线预埋管列入了“美丽家园”的建设菜单。
除了共性问题外,工委也注重倾听不同社区的个性需求,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充电桩、停车位和绿化、下水管道更新和外立面铺装、适老化和无障碍设施等不同项目,会根据不同小区而有所不同。工委在梳理代表意见建议、社情民意、12345市民热线、来信来访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与政府职能部门建立了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用“婆婆嘴”的方式,推动“美丽家园”的改造内容更加贴合居民群众的现实需要,督促职能部门更新完善了改造项目“菜单”,让“美丽家园”建设更加顺应民心,满载民意,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聚智“可持续” 长效监督满足更长远期盼
“美丽家园”改造,一般需要经历18个月,而不成套住宅拆除重建项目,则可能需要四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为了让民情民意可持续地融入城市更新的全过程,杨浦人大采取了跨年度压茬推进的方式开展监督。
《城市更新条例》实施以后,城建环保工委每年都会结合上一年度常委会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制定本年度的监督方案和重点。这样的监督方式,能够更好地督促政府把握工作节奏,倒排时间节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制订跨年度目标任务并按时推进计划项目。
同时,区人大常委会也坚持着力通过监督促进政府强化工作统筹、完善工作机制,在不断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居住需要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资金的集约利用。比如积极建议在凤南、东郸等大体量更新项目中,统筹考虑周边配套的教育、养老、卫生、交通设施同步建设更新,积极督促职能部门制订“美丽家园”建设五年工作方案、实施细则、规划设计导则等指导性文件,统筹规划和分片实施住房修缮工作,从而实现提高更新整体质量的同时,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人民有所呼,人大有所应,政府有所为。下一步,杨浦人大还将运用多种手段扩大对城市更新监督工作的民主参与,围绕“人民建”和“为人民”,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为城区面貌蝶变、居民生活跃变按下“快进键”,为城市更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和人民宜居安居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