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漪老师的引领下成长 我区五位教师讲述自己与三尺讲台的故事

2024-09-12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教师节前夕,我们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给杨浦教师的回信,她的教育智慧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每一位杨浦教师的心灵。
  在信中,她写道——“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选择了与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紧密相连、休戚与共的事业,手里捧的是青少年学生鲜活的生命,捧的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
  在我区,有这样一群老师,他们以于漪老师为榜样,在教育的田野上辛勤耕耘,用爱心和智慧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上海市控江中学 王伟叶
  王伟叶工作努力进取,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仔细、严谨地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任教第一届创新班的前两年,他利用了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独立完成了校本创新班数学讲义及配套练习的初稿,使数学逻辑更加鲜明,更适合资优生的学习。王伟叶同时担负着教研组发展的责任,配合着高中“双新”推进的脚步,在搜索引擎和AI的帮助下开始重新自学程序设计,和组内的青年教师共同开发、维护了一个数据平台,用以记录更加广泛的答题数据,并基于这些数据来制作、修改学生所用的校本讲义,光程序代码就已经超过万行,两年中累计投入超过2000小时的休息时间,大家都叫他:“拼命三郎”。只因他始终不能忘却初心——作为教师,首先自己应该是一个学习者,唯有跳出舒适区,才能看到过往看不到的风景。他希望学生们收获的不仅是数学的解题和成绩,更多是关于数学的思维,是对于认识世界、超越自我的兴趣。
  上海市鞍山实验中学 胡然
  “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胡然整合教育资源,用满腔的爱,情景式、体验式相结合的主题教育形式自诩做一个种庄稼的人。身为语文老师,她深知阅读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有着深远的影响,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读书,每周阅读活动围绕指定章节、指定问题,帮助学生聚焦书中细节、打通脉络、深入核心、拓展延伸。三年时间里,她每周六晚上进行线上分享,寒暑假也不间断,完成40本书,256期“魔法阅读”公众号推送。胡然总能看到每个人的优点,启发智慧,发挥所长,让大家自然而然地聚集在她的身边,成为了一个个教育联盟。作为杨浦区班主任“方圆之道”工作坊的主持人,她围绕班主任工作实务,采用案例讨论、方案设计、主题教育公开课等形式,探讨、碰撞、亮相、沉淀成为了工作坊的基调。她期望能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助力国家繁荣发展。
  上海市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 杨莉俊
  杨莉俊作为上海市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校长,为学校建设了“摇篮”校本课程,实施“五个二工程”,开展教育部重点课题等项目攻关,不断提升办学发展软实力。作为上海市第一所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她积极传承“均衡发展与个性特色发展相融共生”的文化,深入探索紧密型集团建设,慧筑育人路径。她还是上海市特级教师,践行“理趣相融”的教学特色,开设各级各类公开课,参与上海市教委“空中课堂”录制,于漪老师还曾夸赞她的课新颖、生动,眼里有光。杨莉俊积极发挥辐射作用,成为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贵州省、江苏省、长三角等地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导师,成立“名师工作室”,带领学员“德能双修”。她把“一身正气,为人师表”作为职业生涯的座右铭,始终如一。她从未忘却自己的初心——一生只为做个好老师。
  上海市杨浦区延吉幼儿园 王晓燕
  王晓燕创建了“杨浦区劳模(创新)工作室——‘燕语小栈’”,致力于幼儿全语言素养的研究与培育。多年来,“小栈”集结了一批又一批区域、市级乃至外省市的优秀教师,共同探索关于幼儿语言培养的无限可能,从“区名师工作室”到“市双名工程攻关基地”,不断打响了品牌。团队教师们或是围坐着研学或是走进名园、走近名家观摩活动,深度研讨。除此之外,她和“小栈”的老师还将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化作每周的行动与坚持,她们走进位于国和路1000号的妇儿中心,参与与区妇联和妇儿中心联合开展的公益阅读活动。她们精心挑选绘本,打磨教学环节,为区域学前儿童家庭带来温暖的阅读时光和科学的阅读指导,至今,这项公益活动已开展近60场,惠及900多个家庭。她深知,教育的力量在于影响与传承。王晓燕以于漪老师为榜样,将教育家精神深植于心,努力让优质的教育资源辐射到千家万户,照亮更多幼儿的未来之路。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 朱忠壹
  朱忠壹是一名思政教师,他在模拟政治参与、戏剧朗诵、辩论演讲等领域持续深耕,以祖国大地为鲜活教材,在世界屋脊上推动以思政为核心的五育融合教育活动生根发芽,首创研发了“思政诵读”课程,把思政课从“原汁原味”上到“有滋有味”。他也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践的开路先锋,率先与复旦大学开展思政课合作教学,把行走的思政课上到了《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打造了一系列经典思政金课。他还是一名思政教研员,带教沪藏两地徒弟近十人,悉心传教,让高原上的思政老师和学生,走向全国各类比赛,他向全国展现了杨浦教育援藏的累累硕果。这几年他往来于长江头与珠峰下,但从未有一刻忘却——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守初心,讲信仰,守正创新,跨界融合,踏浪向前进、不断建新功。他从杨高毕业,到杨高任教,始终把于漪老师当作一面旗帜,愿做护旗手,初心不改,一路前行。
  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上,杨浦教育人正以“奋力一跃”的姿态,展现出他们的振奋状态和躬耕厉行的奉献精神,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成为我们共同前进的力量。杨浦教师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于漪老师为榜样,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