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滨江“人民城市 五周年” “公园+” 人人都能享受到的品质生活
2024-08-27 杨浦滨江:“公园+”模式塑造宜居生活
杨浦滨江南段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以人民需求为导向,让滨水岸线既有绿色又有彩色,既要绿化又要文化。在海绵城市、儿童友好、生物多样性、人文景观、路网系统等多方面全面提升,打造低碳宜居环境。开展“公园+建设”,以公园为基底带动城区的产城融合,强化功能复合,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比如“公园+体育”为市民提供环境优美健身场所;“公园+文旅”营造城市文化空间氛围;“公园+商业”提升公园绿地商业消费空间品质。让过去的“工业锈带”真正蝶变成“生活秀带”。
公园+建设
雨水花园的运用可缓解市政管网排水压力,雨水就地消纳和吸收,合理控制雨水径流,保护场地水文现状,缓解城市内涝,同时从园林意境的概念出发,链接人与环境,让人们在中穿行时能达到“一步一景”,实现山水与建筑的结合
绿之丘旁活动草坪精心改造后,从封闭转向开放,新增无障碍垂江步道、多功能座椅、儿童涂鸦墙等设施,屋面草甸生境也通过引入不同品种植物得到改善。这些变化为居民提供自然休闲之所,亲子互动空间,极大提升周边居民生活品质
结合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需求,以现有的活动场所和绿化区域为依托,对景观场地进行精心的局部改造,增设科普解说和互动体验设施以丰富开放的活动空间,通过生态微改造策略,致力于强化生态基础,并采用海绵城市技术等手段增强生物多样性,同时进行空间无障碍建设,增设无障碍坡道和第三卫生间,打造母婴友好、学步车友好空间,为居民营造更优质的公共环境
公园+体育
乐动力杨浦滨江运动公园位于杨浦滨江南段的核心地带,周边聚集了众多头部企业园区,公园内配备有网球场、篮球场和滑板碗池,整体设计与周边的工业遗存相得益彰,巧妙地融合了地域风貌与实用功能,为广大市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助力上海体育城市建设
公园+文旅
结合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诸多工业遗存,滨江开放空间的雕塑小品打造极富特色文化魅力的滨江公共空间
“人人屋”党群服务站因“人”字形木质结构设计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而得名,它将党建和历史人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当行人行至此处稍作停留、休憩身心之时,便能沉浸其中,深切而细腻地领略到与杨浦滨江相关的厚重历史和丰富人文
植物选择上选用无需特别照顾和打理的植物,在自动灌溉系统的支持下生长,降低绿化养护成本,为昆虫与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在杨浦滨江,随处可见各色的花卉,月季花,马鞭草,千日红,百日菊等等数不胜数,有的娇艳欲滴,有的柔情绰态,它们姿态各异,色彩缤纷,把滨江装点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完善杨浦滨江夜间照明环境,通过低碳、节能环保的照明方案,高科技照明技术,激发城市夜间活力
而节能的照明方案恰恰依托于这三个伫立在江边的圆柱体,它们往昔是杨树浦电厂的煤灰仓,当下借由太阳能光伏板和光储充一体化系统华丽转身为巨大的发电装置。它与低碳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相融合,为城市的绿色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杨浦滨江区域,大桥以西形成多元活力岸线,大桥以东结合会展中心举办音乐节、科技展、发布会、论坛、路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各类节日活动在此轮番登场,丰富市民生活,提升了“杨浦滨江”的文旅品牌影响力,推动区域发展
公园+商业
2022年我区发布《新时代杨浦打造“人才秀带”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等“1+3”文件,通过杨浦智慧人才云平台,为人才提供高品质服务,满足其创新创业及生活多元需求,强化服务保障
东方渔人码头由一高一矮的两幢地标性建筑构成,此地作为一个融合了餐饮、休闲、娱乐、办公等众多功能的综合性区域,依靠着独树一帜的建筑风貌以及丰富多彩的服务项目,成为了杨浦滨江一处引人注目的亮丽风景线,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市民在此观光游览、消费娱乐
区域内即将新增中交滨江广场、滨江合生汇等商业综合体,整体的规模相当可观,不容轻视,届时,将会构建起公园+商业的全新商业模式,大幅提升公园绿地商业消费空间的品质,使得人们在纵情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还能够充分满足购物、餐饮以及娱乐等多样化的需求
公园城市先行示范标杆区域
我区积极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公园要素与产业生态、公园设施与人民需求有机融合,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之路。创建工作以“公园姓公、服务人民,三生融合、协同创新,共建共享、社会参与”为原则,打造高品质绿色公共空间、服务区域建设发展、通过加强绿化建设等全方位规划和实施,将杨浦滨江建设成具有示范性的公园城市先行示范标杆区域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球友好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