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时刻 “吴愉”伦比 从拳台到奥运最高领奖台 我区女拳王用14年

2024-08-12

  拼搏向前,奥运之星
  真正的“热辣与滚烫”,总在不起眼的角落上演。奥运赛程接近尾声,当大部分观众把目光聚焦在横空出世的“小孩哥”“小孩姐”身上时,有一个较为冷门的项目却在持续创造历史,那就是女子拳击。
  就在8月10日凌晨举行的巴黎奥运会拳击女子50公斤级决赛中,上海杨浦奥运健儿吴愉击败土耳其选手卡基罗格鲁,摘得桂冠。这也是继常园之后,中国女子拳击在奥运会历史上取得的第二枚金牌。
  “拳”力以赴,用汗水铸就金色荣耀
  决赛中,吴愉敢打敢拼,连续出击,打得十分自信,每一次出拳都毫不犹豫。“每一次都全力以赴,不留遗憾!”赛前,吴愉曾表示。
  第一回合,吴愉打得非常积极,通过积极主动的进攻,取得4:1领先。第二回对手开始施压,电光火石间,连挥五六拳,但都打空。吴愉信心十足,卸下防守,诱敌深入,抓住空挡一个压低摇闪给了对方一拳,继续保持领先。第三回合,双方疯狂对攻,互相搂抱,差点摔出拳台。吴愉改变战术,不停拉距离,走角度,瞅准时机一个后手拳突袭,造成对方头部明显后仰。经过三回合较量,最终吴愉以总比分4:1夺得金牌。
  拳击比赛既是技术对战,也是心理战、头脑战。“今天吴愉整场比赛状态非常好,包括对力量和时机的把握都很精准。”在区少体校重竞技项目教研组组长赵斌看来,吴愉致胜的关键在于放松的心态,“全程表情很轻松,没有什么心理包袱”。面对“长手长脚”的对手,她发挥优势灵活出击,果断把对方逼退;面对裁判给出的警告,她一笑而过依然稳定输出;面对对手的缠斗,她迅速调整战术拉开距离。“心乱则意乱,意乱则拳乱,赛场上如果杂念太多就会打得缩手缩脚。”
  近年来,我区致力于各体育项目的“全面开花”,于2017年成立杨浦拳击队,目前注册运动员达百余人。在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拳击比赛中,我区获得5金7银11铜,团体总分位列第一,实现了杨浦拳击零金牌的突破。
  下一步,区体育局还将以吴愉夺冠为契机,不断创新形式普及拳击运动,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拳击赛,为青少年运动员搭建更多交流展示的平台,挖掘和培养更多优秀拳击人才。
  从“山野丫头”到奥运拳王,她用14年“拳”释梦想
  不同于其他项目运动员的“从小抓起”,女子拳击的很多运动员属于“半路出家”。吴愉15岁才开始练拳击,当她首次站上奥运拳台时已是29岁的“高龄”。
  她和奥运拳击冠军邹市明一样来自贵州。小时候,吴愉喜欢爬山爬树,读书后又喜欢打球,由于身体灵活、手脚协调,被教练看好。不同于很多女孩学拳击会遭到家人的反对,吴愉能成为一名拳击手,完全是因为妈妈的支持。“我小时候很调皮,学习和生活上自制力不强。”为了让女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妈妈便把她送到了拳击队,“可能是想通过练拳击让我吃点苦,也学习一下体育精神吧。”说起自己学拳击的原因,吴愉曾半开玩笑地说。
  在拳击道路上坚持下来的吴愉,不断收割冠军。2019年10月25日,吴愉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女子拳击48-51公斤级决赛中夺得冠军。2023年3月,吴愉获得2023年女子世界拳击锦标赛52公斤级冠军。2023年10月,吴愉夺得杭州第19届亚运会女子50公斤级拳击冠军,也因此获得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
  当女子拳击50公斤级决赛结束的钟声在罗兰加洛斯球场响起,裁判高高举起吴愉的手,现场欢呼声震耳欲聋。从拳台到奥运最高领奖台,吴愉一个健步就迈了上去。但就是这短短几秒的路程,这位女拳王其实已经走了14年。
  现在,一个新的传奇正在开启!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