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筑牢课题调研基础——“学生视角看社会”活动研究方法专题讲座顺利进行

2024-08-05

  2024年7月中旬,“学生视角看社会”——第十三届杨浦区青少年社会调研实践活动专题讲座顺利开展。在前期课题开题阶段,同学们以独特的学生视角深入探索现实场景,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洞察力的研究议题,彰显了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捕捉能力。他们所关注的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儿童友好型社区、短视频、网络流行语等。鉴于同学们对这些问题的高度兴趣与关注,本次讲座精心策划,聚焦于同学们迫切希望了解的调查方法论与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讲座吸引了共计120名同学及其家长的积极参与。
  讲座伊始,同学们积极分享了在博物馆的游览体验。由此,梁老师请大家思考:如果社会调研只是“到此一游”,那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如何体现呢?
  学会“量体裁衣”,规范调查设计
  调查研究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调查方法的设计上。由于社会调研涉及的场域广泛,难以做到“一招吃遍天下鲜”,有必要了解多种调查方法。以“幸福感的调查”为例,梁老师介绍了参与式观察法、实验法、个案分析法,鼓励同学们不囿于问卷、访谈等常规思路,根据课题的实际情况推陈出新。
  而针对同学们对问卷发放对象、调查数量的诸多疑问,讲座也从样本选择的具体路径入手,为大家现场解惑。
  搭好完整框架,提升信息有效性
  不少第一次参与活动的同学会担心,在调查方法实施过程中会遗漏关键信息。而完整的框架如同登山杖,有助于同学们在科学探究的攀登道路中安全前行,不错过风景。讲座中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和费孝通的名著《江村经济》为例,详细介绍了调查研究过程中的规范。
  服务观点论证,科学呈现研究
  为了帮助大家为之后的中期论坛做好准备,讲座最后,梁老师还提供了往届优秀课题的数据分析案例。从图表的规范呈现,到有的放矢,突出结论,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诀窍,懂得如何用数据说话。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不一而足,文末是相关关键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索了解哦。希望同学们能在实践中学习,筑牢课题探究根基,不负盛夏好时光,收获课题探究的乐趣,为9月的中期汇报做好充足准备!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