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共建鱼水情深 海军军医大学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揭牌
2024-08-02 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为大力弘扬拥军优属光荣传统,进一步加强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区司法局联合海军军医大学设立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区司法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符蝶与海军军医大学政工处副主任李晋宇共同为法律援助工作站揭牌。
揭牌仪式后,双方实地参观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军人军属法律援助骨干律师代表、学校官兵代表和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就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情况作了交流发言。
符蝶向海军军医大学官兵送上建军节的祝福,对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提出建议:一是科学管理,结合学校特色建立科学性、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发挥制度长效作用,确保法律援助服务落地生根。二是拓展服务,坚持应援尽援的宗旨,利用律师专业知识帮助当事人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供圆满解决纠纷的方案。三是优化程序,扩大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受众面,进一步便利军人军属获得法律服务。四是强化沟通,工作站要立足法律援助职能,丰富和拓展法律服务内容,为部队提供更全面的法治保障。
李晋宇在致辞中表示,工作站的建立是促进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举措,同时指出:一是要辐射引领,以此次工作站挂牌为契机,探索在海军军医大学各附属单位建立工作站。二是要下沉一线,通过网上申请、上门受理等便利服务,有效解决官兵涉法涉诉问题。三是要拓展服务形式,立足官兵需求开展普法宣讲等多样化的法律服务。四是要畅通军地协作,利用好学校在国防教育、科普宣传等领域的优势,密切军地联系,深化合作交流。
海军军医大学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自2024年3月开始试运行,由区法律援助中心挑选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出色、对军人军属怀有深厚感情的律师组建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律师团队。采取现场值班、电话值班等方式,开展军人军属法治宣传,受理、转交军人军属法律援助申请,解答法律难题,代拟法律文书,办理非诉讼法律援助事项等。法律援助工作站为海军军医大学官兵提供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切实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为官兵撑起建功军营的“坚强后盾”。
典型案例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退休职工张老师(化名),因与继子女存在继承纠纷而被起诉,向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寻求帮助。工作站值班律师耐心为她答疑解惑,讲解有关遗产继承的法律知识,指导她向法院申请解除工资卡的保全措施,以保障诉讼期间能够维持正常生活,同时对她进行积极开导,帮助她以乐观的心态积极应对诉讼。最终,张老师家的遗产继承案件在法院主持下调解结案,张老师顺利地拿到了应得的继承份额。2024年6月21日,张老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政治工作处协理员的陪同下,专程冒雨赶来工作站赠送锦旗。
工作站自试运行以来,为海军军医大学现役军人军属、文职人员、学校学员、退休职工等提供咨询140余人次。近日,海军军医大学政工处副主任李晋宇一行专程来到区法律援助中心,赠送了一面写有“法律援助排忧解难,军地共建鱼水情深”的锦旗。
下一步,区法律援助中心将以海军军医大学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建立为契机,搭建好法律服务平台,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持续创新工作举措,精准对接法律援助需求,不断推进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品牌建设,为军人军属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