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民法院审理一起交通肇事刑事案件

2024-07-19

  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交通肇事刑事案件。
  某日凌晨4点,被告人网约车司机李某驾驶小型轿车,在载客过程中疲劳驾驶车辆(时速48千米/时,路段规定时速30千米/时)冲入非机动车道,将在非机动车道上晨练步行的两名被害人撞倒在地,致其中一人当场死亡。
  事故发生后,被告人李某拨打电话报警并留在现场等候处理,到案后李某对肇事经过供认不讳。
  经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被告人李某疲劳驾驶机动车、超速行驶、未在机动车道内行驶,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承担事故主要责任;被害人均不在人行道内行走,承担事故次要责任。
  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
  被告人李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亡,且负事故主要责任,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被告人李某具有自首情节,对其依法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李某自愿认罪认罚,可依法从宽处理。最终,区人民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一年五个月,并将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本案中被告人李某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疲劳驾驶等行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一人死亡和一人轻伤以及特定物损的结果,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因而被追究刑事责任。
  在此,提醒大家:
  驾驶员应当注意自己的驾驶时间、驾驶状态
  若需要长途、夜间行车或者在路况复杂地区驾驶,应当确保休息时间充足,不得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保持精力充沛,别让安全“打盹”,避免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疲劳驾驶酿成事故。
  市民朋友晨起锻炼应避开车辆通行领域
  可以选择在公园、绿地或者江边等人行通道上进行锻炼;可以优先选择穿戴具有警示效果的服装,比如反光衣或者反光鞋等,确保自己的运动轨迹可以被他人观察到,避免因为视野盲区或者制动距离短而发生事故。
  多方应合力保障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
  对于网约车司机而言,长时间连续驾车,更容易陷入疲劳驾驶的困境。针对这一现状,网约车平台应当进一步优化派单策略、探索智能监测,建立完善的疲劳驾驶管理制度。相关部门也应持续加大对疲劳驾驶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合力实现安全出行、高效运营。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