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里程碑式“江河三里” “城市更新”奏响时代强音

2024-07-17

  城市更新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续写历史文脉,探索时代内核。7月14日,2024城市更新“一江一河”论坛活动,在弘安里·弘安生活美学馆举行。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长聘教授、原院长李振宇,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包亚明等行业大咖,共同参与本次论坛。以城市更新为名,共探城市文脉,续新历史温度。
  本次论坛上,由招商蛇口于上海打造的第二座城市更新的里程碑级风貌别墅作品,杨浦19街坊案名正式发布——桐安里。从上海的第一个里弄风貌,到虹口、杨浦、静安三子的交相辉映,上海城市更新的时代车轮正在滚滚向前。
  城市更新,再续城市发展新篇
  上海,一座有着悠久历史与城市文化的人文之城,正在紧跟“城市更新”趋势,通过《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建立了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下的城市更新基本制度,并陆续出台系列配套文件。在论坛中,李晓江提到:“美好生活第一需要是选择生活的城市,你想在那里生活,你想在那里安家的城市是你选择的第一考量。”
  对于城市更新,从大虹桥区域、自贸区新片区、上海“五个新城”战略,到800亿上海城市更新基金,定向用于投资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项目,再到如今一江一河沿岸的风貌保护建筑项目。上海的历史城脉得以传承与守护。北外滩、杨浦滨江、静安北站,用真正的实践力,向公众展示了上海城市更新与高质量发展。
  一江一河,撰写滨江水岸生活
  本次论坛,围绕“上海发展”“因水而兴”等主题,尤其是“一江一河”的政策规划,和招商“江河三里”产品的时代定位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论坛中,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包亚明指出,“一江一河”在上海不仅仅是地理空间的两条水道,同时它也是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交汇点,在上海的“一江一河”里面上海作为一个近代中国经济首要的核心地区,是一个最强的都市,跟上海港的发展繁荣是紧密相关的。
  黄浦江和苏州河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符号之一,也是上海最具地标性的区域之一,它们承载着上海的文化底蕴,也守望着这座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2021年08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确保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推进“一江一河”沿岸规划建设,浦江两岸板块规划逐步清晰。至“十四五”期末,黄浦江两岸地区基本建成体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展示区,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公共客厅和具有区域辐射效应的滨水生态走廊。苏州河两岸地区,初步建成超大城市宜居生活典型示范区,基本建成多元功能复合的活力城区、尺度宜人有温度的人文城区、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绿色城区。遵循“因水而兴”的发展方向,上海正式迈入“滨江3.0”时代。
  江河三里,溯源经典人居场景
  通过弘安里、桐安里、静安北站项目三大作品,百年招商对话百年上海,于城市根脉深处探寻文化源点,还原经典海派生活场景。与此同时,招商所筑的“江河三里”,也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各有特色。
  位处杨浦内环滨江的桐安里,将里弄风貌与公馆规制创新融合,还原since1930黄金时代的人文历史底蕴与优雅风潮,撰写当代精致风貌墅的史诗。位处海派文化发源地的弘安里,作为“家宅”典范,承担着海派文化旗帜的百年石库门回归“家族传承”属性。而静安北站项目,地块源起于上海历史重要路上门户枢纽——老北站,现位于风云际会的静安,开创都会繁华的新传奇。
  此次论坛,“桐安里”案名的发布,将推动上海城市更新和人居变革又迈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