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研究 携手共育——上海市校外艺术教育民乐中心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
2024-06-1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近日,上海市校外艺术教育民乐中心教研组开展本学期最后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围绕“民乐团队排练活动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开展论文与案例交流,来自全市各区课外校外民乐教师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聆听四位教师分享近期撰写的论文与课题。
民乐教研组执行副组长陈雯洁老师首先与大家分享论文《数字化赋能学生民乐团队活动创新活力的实践与思考》。论文阐述了数字化元素在学生民乐团队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民族音乐与数字化元素互相融合的方法途径,随后分析了学生民乐团队创新艺术实践的相关案例。
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黄馨的论文《琵琶大单元教学与校外教育课程的整合应用》提出校外教育琵琶教学单元设计应该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进行,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和情境素材,单元设计需强调知识习得和思维判断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点之间内在逻辑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
区少年宫庄露老师交流的论文《提升青少年民乐素养的微课设计与实施研究》针对中小学生开发青少年民乐素养的微课,通过线上的聆听、观赏、练习等教学手段完成教学内容,更广泛地运用在广大中小学生中间,普惠更多的孩子,传承民乐文化。
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吴芸馨分享了课题《校外教育民族管弦乐团中拉弦声部合作训练的研究》。课题通过对校外教育民族管弦乐团拉弦声部的研究,归纳校外教育青少年民族管弦乐团拉弦声部合作训练规范有效的方式方法并整理适合青少年拉弦声部的汇编曲目,提升审美情趣,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四位教师的发言引起了民乐教研组老师们热烈的反响,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大家纷纷进行探讨与研究。松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王瑾老师说:“老师们从各自的专业出发,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将民乐项目课程指南中的核心素养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并提炼分享,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新形势下民乐教师的研究与思考。”
最后,音乐特级教师曹建辉老师表示,身处转型发展新时期,对于校外基地的功能定位要求我们的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希望青年教师把握契机找到合适的教学内容与切入口,坚持专业领先、素养育人,探索校外教育美育发展新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