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民法院举行诉源治理典型案(事)例新闻发布会
2024-05-0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如何通过诉源治理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5月7日上午,区人民法院举行诉源治理典型案(事)例新闻发布会,介绍区人民法院诉源治理工作开展总体情况,并发布相关典型案(事)例。
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钱海啸出席发布会,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韩毅主持发布会。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区人民法院特邀监督员、人民调解员、媒体代表等受邀参加。
发布会上,介绍了区人民法院诉源治理典型案(事)例发布背景和诉源治理情况。近年来,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新类型纠纷不断增多,尤其是涉及互联网平台的纠纷,针对新时代背景下人民法院面临的诉讼挑战,区人民法院积极推进诉源治理,采取以下措施:
赓续良好传统,扩大解纷“朋友圈”
依托区非诉讼争议解决中心,与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多家调解组织建立对接。
与上海市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上海市经贸商事调解中心、正诚律师调解中心、杨浦冰之融法律服务中心等多个行业、民办非企业调解组织开展合作。
延伸服务扎根基层,完善司法确认保障
积极探索推进"立案窗口下沉、调解职能下沉、法官指导下沉"新方向。
在街道设立诉讼服务工作站,配置社区法官,聚合立案受理、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司法服务。
采用“家门口法庭”形式,安排法官深入街道、社区,倾听民意、属地化解矛盾。
制定《关于杨浦区人民法院法治赋能参与街道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提供六项机制法治赋能助力基层解纷。
结合我区区情,关注重点领域矛盾化解
探索涉平台经济矛盾纠纷的四级闭环治理体系,包括前端服务引导、诉前分层调处、诉中提质增效、末端延伸治理。
在互联宝地园区建立”重点行业诉源治理实践基地",发挥实践基地枢纽、示范、引导三大功能。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诉源治理典型案(事)例主要围绕“五个聚焦”,分别涵盖民事、商事、知产、刑事、行政等多个领域的诉源治理机制和案例。
一是聚焦重点领域矛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随着大批头部平台企业落户我区,辖区内集聚了700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平台经济发展带来了诉讼服务需求和诉讼增量挑战,区人民法院主动融入重点行业诉源治理阵地,为激发平台经济市场主体活力提供司法保障。
二是聚焦加强府院联动,凝聚多元共治合力
推进诉源治理工作是综合治理、多方协作、多措并举的系统工程,区人民法院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强化和完善常态化府院联动工作机制,整合资源优势。
三是聚焦减少类案多发,探索示范诉讼机制
探索建立示范诉讼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个案示范引导作用,以示范案件精审优化质效,达到“审理一案,化解一片”的良好效果。
四是聚焦延伸司法职能,用好司法建议“良方”
司法建议是人民法院参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民法院突破个案审理,主动融入社会治理的具体展现,区人民法院积极向平台企业发送司法建议,依法能动履职。
五是聚焦树立为民理念,促进矛盾实质化解
一次性解决纠纷是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最朴素的要求和期待,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理念认真办好每一起案件,最大程度减少当事人诉累。
发布后,立案庭庭长何敏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代表委员点评
周 明
区人大代表,上海华东普惠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
诉源治理是国家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制度之一,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对于社会矛盾的预防和化解具有重要意义。区人民法院发布诉源治理典型案(事)例既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相关部署和要求的举措,又能够通过生动的案例向人民群众传达前端化解的多重优势与效果,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
吴良安
区政协委员,安馨堂书画工作室理事长、区书法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诉源治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司法领域的延伸,区人民法院发布诉源治理典型案(事)例是依法能动履职、主动司法服务的体现,“以案讲法”“以事说理”,一方面提升老百姓的法治意识,一方面提升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在群众中的认可度、接受度。希望人民法院能够培树更多更好的优秀典型,发挥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