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少年中国梦 续写港澳交流新篇章
2024-04-07 为促进文化传播与交融,建立沪港澳友好关系,近日,由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初级中学承办的复旦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第四届春耕诗会暨港澳姊妹校交流活动,在一片浓厚的文化氛围与青春热情中举办。
当天,香港九龙真光学校的师生代表团来到杨浦姊妹学校进行深度交流,参观校园、观摩课堂、开展教育教学研讨交流、体验社团活动,了解杨浦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建设成果,并且同台演绎,分享“美育”教育成果。
姊妹校首次“网友见面”线下互动
近日,香港九龙真光学校的20多名师生飞抵上海,来到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初级中学进行文化交流,在学校师生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并与上理实验的学生代表们进行互动。这是自去年两校签约成为港澳姊妹校以来的首次“网友见面”线下互动。
为了欢迎远道而来的香港师生,上理实验的学生们匠心独运,提前一周亲手缝制了饱含中华文化元素的香囊作为见面礼,充分展现了姊妹校之间跨越地域的情感纽带和文化交流的生动实践。
“我们想为香港来的同学们制作一些小礼物,打开互动话题。香草粽子是我们学校‘香草花园特色课程’的成果之一,”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初级中学学生黄悦涵说,在香草粽子里面选择了薄荷和迷迭香,就连外面的布上的花纹,也是通过植物叶绿素进行拓印,“在外面摘了一些野豌豆,用明矾浸泡泡出叶绿素泡,再用小锤子轻轻地把叶绿素敲到布上去。”学生们赶制了30多只香草粽子,将学校的“香草花园特色课程”成果分享给远道而来的香港学生们。
在学校的图书室,两地姊妹校学生畅聊学习、生活,分享两地教育特色成果。来自香港九龙真光学校的学生吴芷曦,向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初级中学的学生谈及中文课程体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教育:“我们的中文课程体系里有12篇章,包含有儒家、法家、道家不同的思想观念,这些都是我们的必修课程。”
将学生培养成为眼界广阔的“世界人”
随后,复旦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第四届春耕诗会围绕“少年中国梦·万象‘耕’新时”的主题展开,沪港澳学生们以诗词书画会友,达成了精神的深层交流互动。
上理实验初级中学还向香港姊妹校赠送了特别的礼物:一条以上理实验校园文化墙为主题的丝巾和一盏富有创意设计的小夜灯。它们承载着校园的历史记忆与人文情怀,旨在搭建起连接两校友谊的桥梁,共同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教育文化,共创美好未来。
沪港澳学校的每一位少年都是中国梦的筑梦者和追梦人,复旦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刘刚深情寄语全体师生,在“万象‘耕’新时”把握机遇、砥砺前行,用勤奋与智慧播种希望,用理想与信念耕耘梦想,共同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此次春耕诗会不仅是一次艺术盛宴,更是深化沪港、沪澳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为沪港澳三地青少年提供了展现自我、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宝贵机会。近年来,杨浦区沪港澳姊妹学校交流合作深入推进,成果突出:从2016年沪港澳10所学校参与交流至2023年增加到近80所参与交流;从2016年开展沪港澳交流活动7次至2023年增加到100余次;2020年至2022年,开展“云”交流60余次。
区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主任祝玲说:“沪港交流已有15年历史,希望通过交流,能够让师生互通有无、互相取长补短。”她表示,区域内目前有30余所学校和香港的中小学建立起姊妹学校,在区域统筹指导下,跨区域、跨校际的主题式、特色化姊妹学校交流蓬勃开展,包括艺术、体育、STEM课程,以及跨学科教育等,在未来还将推进校长论坛、教师论坛等深度交流活动,将学生培养成为眼界广阔的“世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