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科技融合 澎湃发展新动能 区司法局党委举办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法律与科技
2024-03-1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动上海法律科技应用和发展的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让法律为科技发展保驾护航,让科技赋能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区司法局召开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邀请上海之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智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洪祖运作专题讲座,局机关全体干部,区法援中心、公证处负责人,律师代表参加会议。
洪祖运以《法律科技3.0时代》为题,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法律科技的概念与沿革,深入分析了国际、国内法律科技产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结合实务经验提出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趋势下法律科技的发展趋势,对深入了解法律科技内涵与外延,推动法律与科技融合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局党委书记、局长邓远见就进一步落实好法律与科技相关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认清形势,提高站位
深刻认识法律与科技融合发展重要意义
要深刻认识到法律与科技融合发展是提升法律服务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探索法律与科技深度融合之路、迭代发展之道,才能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之中抢占先机。要深刻认识到法律与科技融合发展是激发法律服务行业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加强科技创新法治建设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点环节,也是我区创新发展再出发,提升“创新四力”,破解“三个不匹配”等瓶颈问题,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途径。
二、把握大势,找准定位
深入推进法律与科技应用
一是要着力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智能化水平。加大解纷“一件事”平台在基层社区应用推广,积极推进“智慧矫正”建设,探索搭建“智慧复议”线上平台。二是要着力加强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推进“数字律所”选点布局工作,开启公共法律服务自助化新模式。探索精准普法,打造“科技+普法”杨浦品牌。三是要着力深化律师行业法律科技应用。推进律师事务所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鼓励律所使用综合智能化法律科技产品,打造一批示范性数字律师事务所。
三、顺应趋势,发挥优势
深入推动法律与科技发展落地见效
一是要借力资源禀赋,为法律与科技的充分融合提供实践基础。加强法律科技产品研发,助推“法律+科技”跨界融合。二是要挖掘发展潜能,抢抓重要机遇,深耕法律科技领域品牌建设,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的法律服务。三是要凝聚工作合力,对内相互联合融通,以项目化方式加快智能化应用平台建设;对外协同合作,积极争取制度、人才保障和政策、经费支持。
中心组成员交流学习体会
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薛敏:
在推进法律科技的应用发展落实落地方面,我有三点体会,一是要坚持融合驱动,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双引擎。深化法治护航,探索科技赋能,推动深度融合,实现法律与科技“比翼齐飞”协同发展。二是要强化品牌赋能,形成杨浦法律科技引力场。持续放大我区高校资源溢出优势,做大法律科技人才蓄水池,强化杨浦“法律+科技”复合型人才培育,为品牌打造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三是要注重强基固本,筑牢行业数字发展压舱石。在推动法律科技创新的同时,准确把握法律科技治理的最新形势和法律科技伦理的底层逻辑,既要前瞻性预判风险,也要及时有效跟进监管。
促进法治科科长 边颖吉:
今天的讲座为我们在今后推进落实“法律科技”这个课题明晰思路、寻求突破提供了指引。一是要主动把握机遇,读懂“法律科技”这个新名词,我们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用技术赋能的理念去挖掘本职工作与技术结合发展的潜力。二是要善于挖掘需求,植入“法律科技”这个大平台,以调解工作为例,要注重对在线调解的功能植入。三是要强化创新意识,回应“法律科技”这道必答题,既要自己主动顺应发展,保持创新思维,还要加强对调解员、法治专员等人员的组织引导,不断提升新时代调解工作的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