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传承 点亮沪语教学之灯

2024-03-05

  海派文化传承
  点亮沪语教学之灯
  一部《繁花》让上海土壤里生长出来的上海话,响彻荧屏内外,王家卫导演以现场收音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真实的90年代上海之音。沪语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融入当地社会,深入了解地域社会习俗、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的有力工具。
  在我区也有一群社会组织,在为沪语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青翊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青翊在社区开展新项目服务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现在的上海小囡不会讲上海话,新上海人学习沪语渠道窄。基于这个现象,她们设计了“沪语阿娘”社区亲子互助项目,聚焦沪语文化传承,培养社区志愿者成为儿童成长有效陪伴的“沪语阿娘”。
  通过设计主题亲子活动,培养小范围凝聚力,指导家庭在早期教育方面的问题,“沪语阿娘”们全程参与活动,参与打卡任务;并且设立“沪语学习角”模式,制定学习计划。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上海小囡可以在家门口看“滑稽戏”,在家门口上沪语启蒙早教。
  2023年创投优秀自治团队
  “亭亭益立”手作坊
  “亭亭益立”手作坊通过儿童读书分享会,用耳濡目染的方式让城市文化传承的花朵在居民和孩子心中绽放。
  读书分享会以上海历史为切入点,讲述上海发展历程,带领小读者们重温上海城市文化互相交错的历史创造轨迹,窥视以鲁迅、矛盾、丁玲为代表的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共同开辟的文化黄金时代,造就了深厚的上海虹口历史文化底蕴,一起“承国风之雅韵,现盛世之繁华”。在分享会第二个环节“宝贝来讲上海话”,活动中老师通过做游戏、唱童谣等活泼有趣的方式来教孩子们学说上海话,让孩子以轻松、快乐的方式学习,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沪语的美妙。
  2022年创投申报组织
  上海远周青少年发展指导中心
  上海远周青少年发展指导中心在我区开展公益项目活动中,发现很多小朋友听不懂上海话,为此有了将沪语编撰成书的想法,并开始为研制方言线上学习软件进行调研。
  通过走访调研,远周团队编撰了《方言入门》《童谣100首》《方言入门》《方言独角戏》,并且在手机端和电脑端同时上线了沪语输入法,独创的上海方言学习机《汉沪英三语学习机》,彰显城市特色的文化底蕴。
  90年代初时代之繁盛造就了繁华的上海,它成为改革开放40多年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春天的故事》从此开始唱响。中西融合为海派文化的发展留下深厚底蕴,我们从书卷、照片和老一辈的口口相传中见证文化的发展,如今也应该继续将之传承。
  夜色斑斓时,万家灯火中。我们的社会组织也为海派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不断努力。心怀一颗赤子之心,奔赴繁华温暖满眼的远方!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