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衔香 龙年的祝福鼓“囊囊”非遗闹新春
2024-02-18 非遗闹新春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剪纸、面塑、蛋雕......这些异彩纷呈的非遗技艺,勾起人们心中最为浓郁的年味。
当非遗遇上龙年,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今天,走近杨浦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囊制作技艺”,一起聆听非遗传承人的匠心故事。
每逢春节,送年礼就会成为大家走亲访友的“标配”,为了体现拜访者的心意,各式各样的年礼陆续“开卷”,除了喜庆,也越来越讲究特色。在上海,除了大白兔奶糖、雪花膏,龙年还可以送什么年礼?榜单上一定少不了来自我区的好物“荣庆堂香囊”。
自2020年起,荣庆堂凭借特色的中药香囊横扫各届“上海伴手礼好评榜”,2023年创新推出的翡翠香囊还特别作为“上海礼物”品牌商品之一亮相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些闪亮的荣誉背后,离不开非遗技艺的传承。
香囊又叫“香缨”,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中国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香囊不仅可以熏衣、寄情,还可以驱邪、治病,2015年,荣庆堂香囊制作技艺,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韵流转 衣袂飘香
荣庆堂以中药制香,经过十多年的精心打磨,完成了从中草药包到布艺包装的转变,实现了民俗文化,与中药文化的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海派香囊的创新之路。
以药制香,海派香囊成为“上海礼物”
一只香囊巴掌大,香粉不过五克,荣庆堂香囊可以实现留香至少半年以上。其中奥秘,在于纯中药制成的囊心,为了发挥香囊的药用价值,荣庆堂潜心研究出30多种中药配方,最久远的药方已经传承了百年。
2024年荣庆堂非遗传承香囊
“龙衔香”香囊再次刷屏礼物榜单,精致的礼盒、红蓝的吉祥底色下,传统刺绣工艺制成的“龙”形绣样憨态可亲,而拎起时散发的柔和药香,不仅芳香开窍还提神醒脑,让不少居民爱不释手。
“‘龙衔香’取金龙衔香之意,设计灵感来源于青龙镇、青龙港等上海特色的龙文化。龙的图案要适合香囊的大小,此外,龙的外形也要善意、喜庆,这些都要结合江南文化特色。能让大家引起共鸣,才能叫海派香囊。”荣庆堂非遗香囊传承人余东说道。2021年,“龙衔香”香囊还获得上海特色伴手礼银奖及上海礼物等奖项。
中药香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性。为了制作出让所有人都能适用的香囊,荣庆堂在中药的选取上主要以沉香、檀香、苍术、白芷、贝兰等药材为主,药材把关十分严格,每一款囊心都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佩戴调研才能出产,因此,即便是孕妇、儿童也能安全佩戴。
文创,让非遗香囊“活态化”
中药香囊传承千年,如何让民族的走向世界的离不开文创赋能。
荣庆堂带领非遗传习团队,积极参加各类文创评选大赛,不断拓宽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之路。
以白玉兰花为主题的“爱上海香囊礼盒”,囊括粉色、黄色、蓝色、金色等四种颜色的香囊和手环。
结合精美的制作工艺,彰显了上海的地域文化特色,被评为“三角特色伴手礼”。
融合盛唐技艺的荣囊闻香“纹银香囊”,通体镂刻葡萄花鸟纹 薄如蝉翼,利用长平架技术,打造“香囊陀螺仪”黑科技,再现了唐代宫廷的富贵与传统之美,获得首届国潮文创设计大赛最具潜力作品奖。
“香囊本身就有很强的民俗特色,蕴含丰富的中华民俗文化,香囊虽小,学问却不少。”荣庆堂创始人戎爱娟说。
传承也需要不断求变,但“传统文化之根”不能变,为了探索中药香囊,与都市时尚融合发展的突破口,荣庆堂还频频进驻上海商圈、博物馆等地,全力探索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第86届国际手工艺展上,荣庆堂香囊以纯中药配方的非遗技艺,获得荣誉证书,也将海派香囊特有的“药香”飘向世界。
“荣庆堂非遗香囊是海派香囊,海派香囊的灵魂就是中药香囊制作技艺。”在各色香囊制品席卷市场的当下,荣庆堂香囊的形态总是在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变化,但其内在的传统文化之“根”始终如一。坚持以纯中药制作囊心,传承中药香囊“衣冠疗法”的精髓,充分发挥中药外治的作用,让荣庆堂中药香囊真正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
古法今用 代代相传
氤氲药香的荣庆堂中药香囊,在三十多年之后,经传承人戎爱娟之手,将接力棒交给了儿子余东,海派香囊的传承之路开启了新篇章,但余东始终记得母亲的一句话,做传统文化就是做祖国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