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创新劳动 感受国之重器”劳动主题实践活动

2024-02-06

  创新被誉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任务,作为区科技教育与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区青少年科技站(区劳动教育中心)承担着培养区域中小幼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重任。
  近日,由区少科站主办的“体验创新劳动 感受国之重器”专题活动为2023学年寒假拉开了创新劳动体验活动的序幕。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全天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来自全区20个学校的26名中小学生一早就齐聚少科站,在少科站何颖睿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创翼源”展厅,与我区师生共同完成的优秀创客作品进行亲密互动。同学们启动了眼前的“杨浦滨江”机械联动装置、“魔都上海”动态沙盘、杨浦区青少年“致敬伟大工程”模型作品展台、“未来五角场”科技社区展示装置等一系列好玩有趣的科创作品,在惊艳于精巧机关设计的同时,聆听老师叙述这些作品背后的研发过程,感叹着创新就在身边!
  回到位于3号楼的创客工坊,同学们在上海市劳动模范、特级教师周中梁老师的引导下,体验了一场创新劳动实践活动。周老师以著名发明家爱迪生的趣味小故事作为引入,启发同学们要在生活中敢于发现问题、乐于思考问题、善于解决问题,要能从身边的小事中探索创新。自行亮光的盲人用拐杖、不用弯腰的狗粪捡拾器、简单易用的密码锁箱子等等都让孩子们眼前一亮,原来在平时的劳动生活中也可以如此有创意!在周老师循循善诱下,同学们了解了各种工具的正确用法,并且利用塑料瓶等常见的废旧材料动手制作了一条“会吃垃圾的机器鱼”,惊叹道创新来自生活!
  临近中午,老师和同学们坐上大巴,打卡位于30公里外长兴岛上的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江南造船厂,现场见证“大国工匠”的辛勤劳动,亲历“国之重器”的生产过程。
  在可装载24300个集装箱的大型货轮建造现场,同学们看到了工人师傅熟练操作着各种现代化制造工具,用娴熟的技艺以及一丝不苟的专注,精心打造这艘堪称世界第一装载量的巨轮。
  活动现场,跟随着企业工作人员的讲解,同学们还亲手搭建了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的模型,并且了解到起源自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的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历史最悠久的军工造船企业,在徐寿、华蘅芳等一代代中国近现代科学先驱的带领下,曾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第一门钢炮、第一支步枪、第一炉钢铁、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艘潜艇、第一艘护卫舰……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厂”。它既见证了中国近代因封闭落后而挨打的屈辱历史,也助力了新中国因开放创新而崛起的腾飞之路。同学们由衷地感慨道创新铸就未来!
  虽然活动正值农历大寒节气当日,又逢冬雨之际,但同学们通过欣赏同伴成品,制作创新作品,观摩国之优品,尤其是了解到国产第一艘液化气运输船、南昌号导弹驱逐舰、福建号航空母舰等一大批在国际上擦亮中国船舶制造靓丽名片的高新技术船舶,就从眼前船坞中工人师傅们精心雕琢下驶向世界,心中的热血不免燃动起来,持续迸发出奇思妙想的火苗。希望同学们能坚持这种高昂的创新动力,迎难而上,早日投身到国家建设之中。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