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走进杨浦“小故宫” 带读者感悟那些“看似简单的道理”
2024-01-22 近日,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浙江省平湖市委宣传部、区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复旦新人文共读会”系列第五讲在区图书馆举行。系列主理人、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梁永安教授以“那些看似简单的道理:从《颜氏家训》看中国家庭教育”为题进行交流分享,与读者一起从“古今家训之祖”的传世经典中挖掘不寻常的力量。
颜之推,出生于高门士族、文化大家,向往“儒雅为业”,却成长于中国最分裂的时代——南北朝。他被迫卷入兵戈相见的滚滚洪流,一生三次成为俘虏,体味着“形势比人强”的无奈。在生命最后的时光中,他怀着无比艰涩的心情与匡世济民的心怀,“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并将自己一生坎坷的生命体验总结为《颜氏家训》留给后代,以期让后人活得更端正、更有价值。
本次讲座以颜之推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为引子,介绍了《颜氏家训》的写作缘由和立意——既来自士大夫阶层“文化传家”的精神惯性,又源于颜之推自身的道德承担意识,并阐释了其核心要义,即在乱世动荡年代,追问生命的价值。
《颜氏家训》共7卷20篇,梁教授对各篇内容信手拈来,逐句分析,阐释颜之推的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的思想观点。
《教子篇》中提到“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说明孩子的天赋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绝大多数孩子都必须踏踏实实地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勉学篇》的“爰及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可为师表,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表明士农工商,各行各业都有老师可以向其学习。《涉务篇》“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一则朝廷之臣;二则文史之臣;三则军旅之臣;四则藩屏之臣;五则使命之臣;六则兴造之臣”,强调人人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不要过分越界,各司其责就好。《省事篇》“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则提醒人们要谨言慎行。《止足篇》“欲不可纵,志不可满”指出人生的一个悲剧是“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人的欲望是心理性的,具有无限扩张的本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书中的多数观点难能可贵,对当下人也有警醒教育作用。
此外,梁教授也提到,由于颜之推处于宗法制度和佛教盛行的环境中,书中部分内容也存在局限性,如对女性精神性、文化性、社会性价值的认识不足,对佛礼过分推崇。读者在阅读时,需要有清醒的认知。
经过梁教授的精心剖析,带领读者走进颜之推,更深入学习了“家训鼻祖”《颜氏家训》,对当代人如何认识世界、与人相处、开展家庭教育等有所启发。活动现场,读者们还就生存环境焦虑、中产家庭如何开展家庭教育等与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活动除吸引了100余位读者现场参与外,还通过视频号进行线上直播,吸引了5.1万余人次观看。
据了解,“复旦新人文共读会”共16讲,后续将继续以经典文学、文化为主轴,让文本与生活对话、经典同现实接轨,吸引更多市民群众开启人文阅读之旅,共建书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