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 共谋青年安居宜居新思路

2024-01-12

  近年来,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为青年营造舒适宜居的良好氛围,建设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青年发展型城区成为共青团工作的重点。近日,在“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座谈交流活动中,杨浦团区委组织青年代表与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围绕“进一步完善更有利于支撑青年发展的安居宜居政策”,共谋青年安居宜居新思路。
  实地参观
  “配套设施怎么样”“租金贵不贵”“申请条件有哪些”...安居才能乐业,青年公寓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高、价格友好等特点,受到青年人欢迎。参加座谈活动的青年代表带着各自的疑问,第一站参观了杨浦共青430寓,通过实地调研和体验,亲身感受杨浦在“住有宜居”上对青年群体的支持和保障。
  专题调研
  前期,杨浦团区委会同上海财经大学专家课题组及相关职能部门聚焦“进一步完善更有利于支撑青年发展的安居宜居政策”主题,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调研。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孙鹏代表课题组解读调研成果,介绍了我区青年群体租住情况、政策覆盖、环境需求等,并从进一步优化政策覆盖、满足个性化需求、提升居住体验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座谈交流
  与会的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年代表就课题研究开展讨论。
  徐少明
  区政协委员、滨江置业公司总经理
  共青430寓积极响应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的号召,着眼满足来沪新市民、青年人和一线务工人员等群体住房需求,立足长远规划,不断强化功能配套,不断提升入住人群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打造特色服务体系、品牌,为杨浦青年安居宜居做好保障。
  韦歌
  滨江公司团总支书记、杨浦滨江置业公司副总经理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新市民、年轻人住房困难问题,作为一名团干、一名保租房公寓运营服务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运营共青430寓的关键就是客户需求导向,我们将充分利用团区委等资源平台优势,深耕终端客户需求,打造“接地气”的品牌产品,结合项目实际特点,努力竭诚为青年安居宜居贡献力量。
  王东
  区政协委员、上海同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主任
  一是优化公寓定价,要加强与企业沟通推广,加大项目宣传推广力度,以量优价。二是发挥好青年力量,成立公寓相关党团组织,让更多青年参与到规划与管理中来,进一步加强青年自治。三是扩大高校合作宣传,在高校中进一步推广项目。
  张莉
  区政协委员、伊尔庚(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要加强公建配套和企业管理,解决好住户餐饮、技防等问题。空间设计上要拓展储物空间,文化建设上要增加青少年文创展示等温馨布置,活动设计上要加强互动,帮助青年住户更快融入。
  周文浩
  区政协委员、上海市国和中学教师
  一是定位定价要更精确,要有动态调整机制,降低门槛,让更多青年可以住进来。二是要营造好青年生活圈,要留得住人才。满足青年个性化需求,丰富青年夜生活,增强青年文化上、情感上的粘性。
  刘春松
  区政协委员、上海泰礼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业接力基金)管理合伙人
  要提升便利性,早晚高峰及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可以提供短驳到地铁站,增加住户的认同感。要加强文化打造,引入涂鸦、彩虹涂装等青年元素,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提升青年公寓辨识度。
  顾昊玮
  青年代表、达达集团公共事务高级经理
  希望提供公积金异地支付、床位租赁、衣物烘干等个性化服务的同时,还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增加对私拉电线、室内充电等行为的监控。
  孟凡蓉
  青年代表、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22级本科生
  学校周边相对价格比较昂贵,人才公寓一般又离学校较远,对于找工作、实习期间的青年通勤是一大问题,要提供新能源车辆充电桩等设施,保障便利性。
  曾彦博
  青年代表、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一是区位,走路要在一公里以内。二是健康,房间要通风有阳台能晒到太阳。三是隐私,隔音要好,要私密安静。
  最后,区人大代表、团区委书记郑斐在和大家的交流中表示,共青团要围绕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需求,搭建党和政府与广大青年群体的桥梁纽带。立足青年安居宜居需求,提升青年幸福感和归属感,打造有温度的城区环境,助力杨浦高质量发展。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