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3建立健全机制 优化治理格局

2023-12-28

  2023年以来,在市委统战部领导下,市区两级民宗部门共同努力下、民族宗教工作守正创新,民族宗教品牌持续深化,各区民宗工作亮点纷呈,全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多项工作得到来自中央、市委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我区坚持民族宗教工作“四个全面纳入”,落实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要求。发挥“三网两责”机制作用,做实“两点一面、三级联动”,畅通工作协调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巩固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协调有力、社会参与的城市民族宗教治理格局。
  培树“家在上海,心安杨浦”民族工作品牌。注重发挥杨浦高校云集、园区密集、社区聚集优势,整合辖区内上海理工大学玛丽亚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回民小学民族文化印象体验馆、上海体育大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等资源,创新打造民族团结新阵地。推出“家在殷行,石榴花开”特色品牌项目。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开展“同侪携手共进,情系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创业专项行动;举办“喜迎双节携手同贺,民族团结区校共铸”区校各族群众喜迎中秋国庆联欢会;举行“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场竞技促和谐”杨浦区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团结凝聚杨浦区各族群众“多彩同涟漪,共画同心圆”,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区委统战部、宣传部等联合印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结合重要纪念日等,组织开展富有特色、感染力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创建工作。
  开展专题培训、红色党课、主题宣传等,组织志愿者深入基层,深化交流交往,解决问题纠纷,促进互嵌共融,更加有形有感有效地推进杨浦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区民族宗教办与三元区民族宗教局开展合作交流,落实“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谋发展”要求。
  强化政治引领促进爱国爱教。加强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指导各宗教团体、场所开展宗教理论政策专题培训,坚持依法管理,严格制度落实。惠民路天主教堂被评为上海市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是本市天主教堂首家达标单位。基督教沪东堂取得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登记证书。
  深入开展“海上论道”品牌系列活动。发挥区校联动优势,在基督教沪东堂设立上海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研究复旦大学基地校外实践点,组建起“宗教中国化”研究的“智囊团”“思想库”。承办“海上论道”伊斯兰教平行论坛等讲经交流活动4场,培育“海上论道,和顺杨浦”宗教品牌。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安全生产月等工作中,全力做好民族宗教领域落地见效工作。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