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问题 提实对策 区人社局构建大学生实习“全链式”服务体系
2023-12-26 找准问题 提实对策
区人社局构建大学生实习“全链式”服务体系
实习是大学生积淀就业能力,走向职场的重要一步。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区人社局围绕深化大学生实习工作开展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进高校”,排摸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在校学生实习需求;“访企业”,了解美团、抖音等区域重点企业的用人情况;“走基层”,与实习工作一线人员面对面交流,掌握实习业务现状。
经过调研查摆和深入剖析,杨浦大学生实习公共服务主要存在“覆盖面不够、岗位规模不够、精准匹配不够”等不足,区人社局仔细研判分析,在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上出实招,依托体系完善、平台落实、政策支持、队伍助力,全维度、全方位构建“实习、见习、就业”链式体系,着力做好在校大学生就业准备期“实习”首环,为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奠定扎实基础。
一是构建链体系,为校企贯通融合铺路架桥
紧密“政、校、企”三方联动,推出“实习见习+就业招聘”全流程、一站式就业赋能链式服务新模式,帮助大学生提前进入就业“预热期”。在企业端,广泛收集人才需求,多平台推送岗位信息,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助力企业建立人才储备库;在高校端,加强公共服务的引入与影响力,吸引与匹配适岗的学生参加实践,提供一对一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增值服务,提升核心就业能力,在供需两端联合发力,推动解决大学生实习结构性矛盾。
二是搭建双平台,为深化校企共育添翼赋能
一手抓实践平台。推进大学生实习基地扩容建设,横向对接商务委、科委、投促办、科创集团、滨江集团等部门,从各领域重点企业中推荐实习基地;纵向在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见习基地企业中择选实习基地;目前实习基地企业达48家,年均提供大学生实习岗位约3000个,实习岗位规模有效扩大。重启机关事业单位暑期实习,组织区域内高校优秀大学生到杨浦区机关事业单位实习锻炼。一手抓服务平台。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乐业空间”在区内高校的布点,本年度新增挂牌体育大学、城建学院、出版印刷专科学校“乐业空间”。8所高校“乐业空间”秉持“一校一策”服务理念,融合就业指导力量,提供包含校园招聘会、一对一简历指导、模拟面试、就业心态讲座、求职能力实训营等多样化就业服务。
三是畅通双渠道,为供需精准匹配补短强弱
一方面在线上增加服务供给上想办法。在“杨浦人才”公众号上开设“实习找小杨”品牌栏目,建立优质实习岗位定期发布机制。面向大学生实习基地广泛征集岗位,经过筛选和整理,依托“实习找小杨”及时发布企业岗位需求、定期向大学生进行推送,累计22期发布岗位需求645个。一方面在线下招聘服务提质增效上下功夫。细致排摸学生专业及需求,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挑选区域内优质企业开展线下实习见习专场洽谈会。举办大学生实习见习就业专场招聘活动,推出“求职小程序”,便捷搜索相应企业,查看企业简介、岗位信息,并在线投递简历。
四是深化双保障,为提升实践能力保驾护航
一边给予专家支持。集合地区首席职业指导、市就业服务专家、杨浦乐业导师等公共就业服务队伍力量,为大学生提供赋能式指导,提升大学生求职就业能力,助力学子顺利走向职场。一边提供政策支撑。将大学生实习补贴纳入《杨浦区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参加本区机关事业单位暑期实习的本市高校学生给予实习费补贴,同时对大学生实习基地根据评估给予运作费补贴,助力巩固和扩大大学生实习基地规模,为大学生实习提供坚实保障。
区人社局为解决大学生实习的“结构性矛盾”,坚持在实上用功,以点带面破解难题,链式贯通“实习、见习、就业”,创新一站式服务模式,切实把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好、运用好,实现“帮助在校大学生积累职场经验、增强就业能力”“帮助企业物色适岗人才、规划人才储备”“吸引青年人才在杨浦扎根发展、成长成才”的梯度效应,真正将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