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学院附属中学涵养文明风尚 弘扬时代新风
2023-12-18 目前,我区已有2所学校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31所学校获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有1所学校为新一届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7所学校正在创建新一届创建上海市文明校园学校。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正在创建中的上海体育学院附属中学的风采吧!
上海体育学院附属中学
上海体育学院附属中学成立于2003年7月,是一所融普通教育与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为一体的公办完全中学。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大力实施“特色立校、质量强校”发展战略,在“博·搏”校训精神指引下,凝心探索体教融合特色办学之路。学校现为全国体育特色学校、上海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杨浦区实验性示范性学校。
在区文明办和区教育工作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创建文明校园为重要契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任务,坚持把涵养文明风尚、弘扬时代新风与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全面提升师生文明素养和校园文明程度,不断开创学校精神文明工作建设新局面。
坚持班子带头
打造校园文明“强引擎”
学校始终秉承“以博涵养人品、以博成就人生”的办学理念,坚持班子带头,夯实文明创建根基。
宣传发动。大力开展宣传引导,设置校园文化墙,安装创建宣传牌,通过校园电视台进行组织动员与宣传发动,利用电子屏滚动播放文明标语、“文明校园六好”、文明实践倡议等,确保创建知晓率达到100%。
整体推动。党支部始终把文明校园创建摆在重要位置,构建起“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共同抓、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群团组织踊跃参与”的创建格局,形成学校上下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班子带动。精心打造支部“博搏微讲堂”、团委“博搏学子讲堂”等品牌,通过党支部书记上思政课、团委书记讲团课、教师升旗仪式上宣讲“四史”,组织“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强国复兴有我、争做文明小使者”等主题教育,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国歌展示馆等红色纪念场馆,观看《悬崖之上》《长津湖》等红色影片,走进上海理工、上海体院等高校探访,到中国武术博物馆、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等,引领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运动,不断涵养“博知搏行”校园文化,推进“博搏”校训向内涵深化发展。
对标落实。学校把文明校园创建作为谋发展、促和谐、提素养的重要工程抓实抓细抓紧,对照文明校园创建“六好”标准,逐条对标上海市文明校园创建指标,全校上下思想上形成“一条心”、落实上组成“一盘棋”、行动上拧成“一股劲”,全力以赴推进文明创建。
突出价值引领
树立校园文明“风向标”
学校牢固树立“大德育”观,坚持“全员、全方位、全程”育人理念,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活动(课)、社会实践活动、班队会课、团队仪式活动等载体推进德育课程建设。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充分发挥课程德育的实施路径作用,把德育落实在管理服务方方面面,渗透于教学各个环节之中。
学校通过开学第一课、红领巾广播、国旗下讲话等多种渠道宣传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骑行、诚信考试、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使文明理念深深融入到学生的校园生活和日常学习中。组织教师弘扬践行陶行知、于漪、吕型伟等人民教育家精神,切实遵循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做新时代合格的教师、班主任、管理干部。
此外,学校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射艺德育课程、体育专项课程等,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健康第一”的讲话精神,培养学生阳光心态、健全人格。开展“劳动小能手养成记”“我是刨花小能手”“劳动教育周”等主题活动,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从劳动中、从奉献中获得幸福的体验,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是美丽的观念。
强化“三风”引领
提升校园文明“软实力”
学校始终坚持用文明风尚描绘校园底色。以打造“崇德尚体 博知搏行”校风、“立德修身、文体兼备”师风、“内外兼修、文武双全”学风为目标,推动文明校园创建各项活动。
师生积极践行“文明礼仪、文明班级、文明办公室、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值勤”等文明行动,认真实施垃圾分类,积极响应光盘行动,在常态化的文明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文明素养、养成文明好习惯。
学校始终致力于用校园文化浸润学生心灵。运用升国旗、入团、十八岁成人、十四岁集体生日等仪式教育传播主流价值,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里蔚然成风。牢牢把握国庆节、建党日、建军节等重大节庆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以及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教育节点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将红色文化、革命文化植根于学生心灵,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利用清明、端午、重阳等中华民族节日开展主题教育,让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浸润心灵。学校聚焦立德养心、文化传承、成长体验、能力拓展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让文明之花盛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