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街坊火出圈的密码是什么 城市更新和科技创新如何融合促进 我区给出答案

2023-12-18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精神。上海各区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把“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大走访作为重要载体和抓手,直面矛盾,办实事,解难题。由上海发布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联合制作的《2023对话区委书记》系列节目正在播出。访谈来到杨浦区,来看杨浦打算怎样推进创新发展再出发?
  我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功实现从“工业杨浦”到“创新杨浦”的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质变、城区面貌发生蝶变、人民生活实现跃变。未来,我区如何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城区面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关系?在推进创新发展再出发的新征程上,如何让科技创新与城市更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来看看杨浦区委书记薛侃怎么说↓
  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留存历史记忆和服务创新发展的关系?228街坊重现风貌、重塑功能、重赋价值
  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从20年前的重大决策开始,如今,站上新的起点,“创新”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要实现新一轮创新发展,关键还是要在破解当前的裉节瓶颈问题下功夫、求突破。城市更新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科学的方法。要通过城市更新,进一步释放空间、激发潜能,为各类创新活动开展提供支撑保障,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赋能杨浦创新发展。
  长白228街坊已经成为了社区品质生活的打卡聚集地,彻底火出了圈。近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城市更新论坛发布了2023中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228街坊荣获“15分钟生活圈示范奖”。经历了70年沧桑的老旧“两万户”工人新村住宅,摇身一变成为了辐射周边十万人群的“全龄友好15分钟生活圈”。
  228街坊是上海第一代的工人新村,也是原来所称的“两万户”,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时代的变迁,228街坊渐渐无法适应居民生活的需要。我区立足当前和长远,兼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统筹保留保护和开发利用,以重现风貌、重塑功能、重赋价值为引领,将物理空间的改造和公共服务的植入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更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杨浦模式,将228街坊打造成一个留存历史与记忆、传承光荣与梦想,集生活、商业、文化和休闲等公共服务为一体的新型智慧社区。
  比如,原来的老街坊改造成了具有公益属性的社区工坊,为周边居民提供缝补、修理等便民服务;开设的熊猫食堂物美价廉,80%的菜品价格在6-15元之间,更为持敬老卡的老人给予8.8折优惠;专门设置的公共绿地,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漫步、遛娃的好去处;修旧如旧的建筑肌理,使人们一看到就回想起那个火红的年代,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
  如何让城市更新精准对接青年人才需求?我区打造智能化、个性化的人才公寓
  这些年,我区以打造“人才秀带”品牌为统领,全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区,持续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十四五”期间,全区将建设筹措30727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效减轻人才住房成本压力,提高人才安居的获得感。其中,“创寓228”人才公寓,就是推进人才安居工程的一项具体举措。
  创寓228项目包含450套标准化保障性长租公寓,今年5月试运行至今,公寓入住率已达96%,主要入住群体涵盖市区两级各类人才、重点企业员工。
  我们既着力改善“硬件”,让各路人才“进得来、留得下”,比如公寓每户都配置实木定制的床、床垫、床头柜、衣柜、沙发及书桌桌椅;配置大品牌家电洗衣机、冰箱、空调、热水器、油烟机、电磁炉及热水器;日常提供24小时安保、公区保洁及设备维护服务。同时,还针对个性化需求,专门设置了宠物友好楼层、女性专属楼层;也不断优化“软件”,让各路人才“住得安、能成业”。我们感到,人才公寓不仅是一个居住的空间,也应该成为他们融入杨浦、融入上海的一个重要平台。特别是对于那些孤身来到上海工作的人来说,最需要的就是“归属感”。因此,我们在公寓里设立了“党建先锋园地”、YOUNG 空间,定期举办活动,为大家提供互动交友平台,让大家结识更多新朋友,更好了解、融入这座城市。
  如何让城市更有生机、活力?以城市更新打造兼具烟火气和书卷气、人文景和科技流、时尚风和国际范的创新生活街区和创新生态社区
  我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不断促进学城、产城、创城“三城融合”,走过了一段创新发展的非凡历程。杨浦创新发展之路已充分证明,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不移举创新旗、走创新路、打创新牌。
  我们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体推进城市更新和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为城市更新创造澎湃不息的动力活力,以城市更新为科技创新提供完备的载体支撑,为创新主体打造宜居安居的城区环境,让我区始终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228街坊旧貌焕新颜。“焕新”的意义,不止于物理空间的更新改造,更是为创新发展焕发新生机、注入新活力。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推广做法,深入实施“点亮新域、美好新居、品质新景、焕活新筑、迭代新产、再造新业”的城市更新“六新”行动,着力改造高校周边环境,打造更多兼具烟火气和书卷气、人文景和科技流、时尚风和国际范的创新生活街区和创新生态社区,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更高品质的工作生活空间,加快建设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杨浦。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