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常买菜到文娱活动 “便民”从不缺席 民生答卷十二
2023-12-15 今年1月,我区发布了2023年区政府要完成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共计10类51项,主要涉及为老服务、教育服务、市政交通、旧房维护、便民服务、健康服务、平安建设等方面。这一件件关乎发展、惠及群众的事都办得怎么样了?一起来看看杨浦这份民生答卷。
早晨起来,去数字化“智慧菜场”挑选几样新鲜的食材;闲暇时分,在社区书院为自己“充电加油”,去睦邻中心参加精彩的主题活动......在我区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里,便捷美好的生活触手可及。围绕社区新服务、社区新零售、社区政务三方面,杨浦正逐步完善便民生活圈业态,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菜品新鲜菜价清晰
智慧菜场转型升级
走进位于国定支路25-29号的阳普国定菜市场,1700平方米的区域里遍布85个摊位。各类蔬菜、禽蛋、肉类、水产,以及海鲜类、豆制品、半成品、熟食、南北货等商品琳琅满目。除了“大”,这里还别有一番玄机。
为加快数字商务建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农贸市场实施智慧化建设,今年7月,在区商务委、区商贸集团指导下,阳普国定市场完成“智慧化”建设工作。依托AI智能管理、大数据技术服务及监管为突破口,通过规范菜场管理标准,实现智慧菜场系统可视化信息展示,将数据集成、食品溯源、智慧管理等系统进行整合。同时,通过接入AI智能监控,实现人、设备、任务的高效协同。如今,“三白”监测、抽烟监测、客流监测、扩摊经营、遛狗进市场、占道经营、夜间巡更管理等场景,均实现智慧化管理。
菜场变得“高级”了,但服务和价格依旧贴心。那些受到居民欢迎的家庭“小修小补”服务仍被保留,让居民生活更省心。此外,为保供稳价、让利于民,国定菜市场新增设自营平价菜惠民销售摊位,自营采购20多种平价蔬菜,销售定价按正常零售价下浮30%。不仅如此,市场还引入“饿了么”“阳光菜场”线上销售,配送辐射周边5公里范围,以线上线下互联扩大了小菜场的受众群体。
社区书院“加油充电”
传递播撒“科学种子”
杨浦滨江5.5公里岸线上,“珠链式”分布着杨树浦驿站党群服务站、人民城市展示馆、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基地等大量红色地标。其中,位于杨浦滨江中心位置的电站辅机厂站,是市民游客常来的“红色打卡点”。如今,这里又多了一个新功能——大桥街道社区书院。
依托电站辅机厂站占地800平方米的面积,三个楼层里,随处可见科普元素。一楼原有的充电休息区域升级改造为“科普充电站”,导入党史游戏体验和科普文创产品,方便市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趣味科普知识。二楼展厅增设“世界级城市会客厅”主题灯光秀,展现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蜕变为“生活秀带”的成果。三楼活动室增加“社区书院科普新天地”,展现大桥街道社区书院的多样风采。站点以杨浦滨江百年建筑为主题,引用AI技术和元宇宙概念,打造体感交互“探秘元宇宙”,增添新奇有趣的科技互动体验,让群众身临其境探访虚拟世界。目前,这里已经成为向周边市民和往来游客传播科学知识、举办科普活动的重要载体,努力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到整个杨浦滨江带,辐射至大桥街道辖区内的每个角落。
社区书院,正在我区“建”起来、“亮”起来、“活”起来。2023年,区社区书院建设紧紧围绕《打造杨浦“社区书院”建设升级版》项目,坚持党建引领,汇聚各方力量,努力打通科普工作“最后一公里”,推动区域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群众需要品质保证
主题活动配送不停
日前,新江湾城街道江湾国际社区睦邻中心内,一场主题为“动物狂欢”的趣味亲子早教活动正在开展。这场活动让孩子们化身为有趣的动物,和家长、老师一起互动玩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家门口”,就能参与自己感兴趣的各类文化、科普、健康等活动,这在我区已不是新鲜事。今年,截至11月,区地区办共为35家社区睦邻中心配送相关主题活动78场,吸引6785人次参与。其中科创类活动较受青少年青睐,也得到家长的高度认可,已持续开展了55场。故事类活动不仅吸引白领参与,还得到青少年和老年朋友的喜爱,共开展了14场。独具文化魅力的传统非遗文化手工类活动,参与人群则更广泛,已开展9场。这些活动贴近生活,激发居民融入社区的热情,从而助力空间运营提质增效,发挥社区睦邻中心更大效能。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建设参与者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我区根据社区建设参与者的工作现状和发展需求,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截至11月,已面向全区各街道的青年骨干社区工作者和本区部分社会治理领域优秀社会组织负责同志等开展赋能活动30场,覆盖政策理论、百年党史、杨浦区情、睦邻实践、个人成长等,邀请了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市党史研究室、市委党校、区委党校等高校、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赋能教学,活动形式包括课程培训、交流展示、现场教学等,引导社区建设参与者关注时代发展与大局大势,聚焦社会治理任务形势,立足社区治理实践创新,传递人本精神和人文关怀。
行政复议受理咨询
解决身边小微争议
此前,因为骑电瓶车没戴头盔,市民小何被交警处罚。由于交警处罚的地点在一个转弯的路口,位置比较隐蔽,小何认为,这一处罚存在“钓鱼执法”的嫌疑,于是来到殷行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申请行政复议。
听完小何的描述,工作人员张乃寒立即作出了解答。“法律规定骑电瓶车戴头盔主要是保护驾乘人自身的安全,交警在哪里执法跟市民不戴头盔这一违法行为本身,没有任何关系。”经过释法明理,小何理解了交警执法处罚是合法合理的,打消了疑虑。
在我区,基层行政复议受理咨询点可以提供专业高效的行政复议法律服务,包括开展行政复议相关行政争议调解化解工作,协助居民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指引申请人以线上网络、线下当面或寄件形式,向区行政复议窗口递交行政复议申请材料,同时为区域内居民提供行政复议相关法律咨询。
截至今年9月,区司法局在全区12个街道的司法所或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内都设置了行政复议受理咨询点,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行政复议相关法律咨询服务,包括行政复议法律知识的普及,行政复议申请材料的准备以及行政复议申请的提交途径指引等一站式复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