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梁永安“遇上”李叔同 不止于一句“长亭外 古道边”

2023-12-14

  有人说他是天才神童,有人看他是风流公子,有人叹一句一代高僧。他的一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足以让无数人落泪。他,就是李叔同。
  近日,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浙江省平湖市委宣传部、区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复旦新人文共读会”系列第三讲“东渡与西归:李叔同的人生行旅”在叔同故里——平湖市叔同书院举行。作为系列活动主理人,复旦大学人文学者、作家、摄影师梁永安以李叔同的一生为主线,从李叔同的人生经历、艺术追求及其人格精神引入,用自己独特的现代智慧,带领读者重回叔同岁月,感悟一代大师的绰约风姿。
  李叔同出生于天津的名门望族,前半生铺满荣华,创办了中国的第一个话剧团体,是近代音乐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更以诗词创作名满中国。后半生遁入空门,常伴于青灯古佛,回望过去种种,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他是平湖籍文化名人,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更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他的一生充满了张力和激情。从前半生恣意放肆的贵族生活,到先锋大胆的艺术追求,再到成为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他用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影响着这个时代。
  “李叔同一生的悲欣都是在送别里面。他在不断告别原来的生活。”在共读会现场,梁教授表示,起初李叔同追求的是艺术,后来开始追求精神,包括爱情,再后来则追求灵魂、信仰,“珍贵之处在于,他始终能跳脱出社会对个人的价值判断,秉持自己独特的价值观。”
  同时,梁教授认为,人们热爱李叔同,但人们与他之间是平视的。“今天的人,要和李叔同建立起生命关系,要和他一起体会生命。在人生过程里,我们要不断地学习送别,而在送别里,我们要不断地打开新的学习,寻求新的精神增长。” 当下学习李叔同究竟有怎样的意义?梁教授认为,可以把它看得很简单。“就是要我们活出新鲜劲,活出我们的创意。”
  两个多小时生动的讲述中,台下读者们一同循着大师的心行,回望李叔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共同品味这场酣畅淋漓的文化盛宴。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还通过线上直播吸引了6.5万人次线上观看,让广大读者深刻领悟李叔同“凡事认真,勇猛精进”的人格精神内涵。
  据悉,“复旦新人文共读会”共设16讲,后续将继续以经典文学、文化为主轴,让文本与生活对话、经典同现实接轨,与更多人一起开启人文阅读之旅,共建书香社会。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