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惑、排民忧 杨浦人社创新劳动纠纷12345热线工单先行化解机制
2023-12-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的总体要求,面对如何维护好劳动者权益、如何促进企业规范健康发展这一民生考题,区人社局专题研究,坚持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促进企业稳定有序发展并重的精神,创新工作举措,开展热线工单现行化解、开启劳动维权综合窗口、组建五位一体调解机制,促使劳动纠纷源头化解、一窗化解和多级化解,努力打造杨浦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格局,切实维护辖区劳动关系稳定,优化杨浦营商环境。本期分享由杨浦人社创新推出的热线工单先行化解工作机制。
热线工单先行化解
12345热线工单的处置,是区人社局纠纷处置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劳动维权类工单又占了工单总量的80%以上。
以往,局信访办接到该类工单后,直接流转至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进入执法和仲裁程序处置。而执法和仲裁需要履行法定的调查和庭审环节,需要一定的维权时间,也间接造成劳动监察仲裁案件数量处于高位运行,居高不下。
为快速化解纠纷,压缩劳动者维权时间,今年来,区人社局按照首问责任制要求,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精神,优化12345工单处置流程,构建劳资矛盾先行化解模式,积极探索“五步工作法”,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实现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
“一心为民”促和谐
区人社局立足热线工单办理工作职能,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秉承“稳就业、兜底线,优服务、促和谐”的服务理念,建立工单诉求分类处置机制,通过逐案梳理、个案沟通等方法,用心用情用法高质效办好每一件工单,想方设法为来电群众排忧解难,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利益。
“二轮协调”促解决
对于简单的、无争议的工单,由区人社局信访办直接联系反映人和单位负责人,搭建平台,宣传释法,尽力化解;对于有争议的工单,通过微信群,24小时内联系所在街道协管队介入,由街道在48小时内联系反映人和单位反映人,进入化解、调解程序,并同步向劳动者宣传法定维权途径和程序。
“三次联系”促满意
接单后,由区人社局信访办第一次联系反映人,充分了解反映人诉求和纠纷情况,为妥善处理工单打好基础;工单办结时做好第二次联系,及时答复反映人诉求,取得反映人满意;针对无法先行快速化解的工单,实行第三次联系,及时跟踪反映人诉求后期进展,做好倾听和释法工作,力促“单结事了”。
“四项举措”促稳定
工单处置关键在于快速及时保障问题解决、处理到位,化解来电群众负面情绪。区人社局从“诉求分析、分类处置、安抚稳定、矛盾预警”四项举措入手,找准工单反映诉求要点、群众不满情绪焦点和化解处置解决难点,及时联动各街道协管队做好“一单一议、一单一处”,及时总结归纳行之有效的处置经验。同时在紧扣劳资矛盾“事中、事后”环节以外,对工单中反映的潜在劳资隐患,对接“一口受理”窗口和各街道做好“事前”的信息预警,避免矛盾隐患进一步扩大,力促解决在萌芽。
“五个步骤”促规范
区人社局在规定动作基础上,通过“先行联系、分析研判、先行化解、告知办结、跟踪回访”五个步骤,建立工单处置闭环管理模式,力争使热线工单接得更快、分得更准、办得更实,积极在属地化解、便民利民等方面探索维权新路径,全力维护区域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自2023年3月试运行热线工单现行化解工作以来,区人社局共收到劳动争议类工单621件,其中:先行化解546件,先行化解率达88%,工单满意率提升至月均74%,初步达到了源头化解矛盾、纠纷源头预警和降低劳动监察仲裁案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