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乐业”遇上“安居”一场人与城的“双向奔赴”
2023-12-11 从承载着产业工人幸福生活的“二万户”工人新村,到焕新升级后的杨浦区创新人才安居家园,长白228街坊“穿越时空”,持续温暖着这座城市的一代又一代建设者。
在228街坊西北角,一栋17层保障性租赁公寓“创寓228”拔地而起。目前里面居住着424户租户,是来自于五湖四海的“新上海人”,也是我区多个科创公司的青年人才。保障性租金价格、高品质软硬件配套、便捷宜居的周边环境,让这群年轻人在杨浦“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尤其是创寓228创新打造的青年社群活力模式,满足了年轻人对住房“社交”功能的需求,让公寓成为“乐业、乐居、乐活”的温暖家园。
近年来,上海市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为许多来沪新市民、青年人和一线务工人员提供了住房保障。创寓228自今年5月试运行以来,为我区乃至全市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小而全、小而美”的特色居所,这里租客的平均年龄约30-35岁,年轻富有朝气,涵盖市区两级各类人才、重点企业人才等,也有不少大学毕业生。
美好不仅限于“室内”。创寓228所在的228街坊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标杆地,将社区商业、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功能集体“打包”,让年轻人才不出社区就能享受美好生活、迸发创新灵感。
低门槛高品质 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下”
“独门独户、洒满阳光的大阳台、高品质的装修,来看第一眼就想搬进来。”年轻租客席冲欣喜地说,“36平方米的独门独户一居室,月租金只需要4600元。”
我们走访创寓228里的青年,如今他们安居乐业,享受着“15分钟社区生活圈”里便捷舒适的生活。有青年说,这里拎包入住,生活配套一应俱全,水电单价均为民水民电,还可以免费办理居住证。在通勤方面,公寓附近就是地铁八号线延吉中路站,门口有4条公交线路,交通十分便利。
同时,公寓服务也很贴心,智能门锁、智能梯控、24小时安保、295个地下车位让租客住得安心。此外,公寓每天两次上门收垃圾,会议室也可预约使用。
不仅如此,走出公寓,周边“15分钟社区生活圈”也是大家的快乐天地。爱健身的租客说,“228街坊内的健身中心,月卡只要99元,设施器材很完备。”还有年轻人说,“下楼中餐西餐什么都有,早饭张记油条,晚饭社区食堂熊猫饭堂,饭后去小酒馆喝一杯精酿啤酒……”
高品质保障性租赁公寓的背后,是这座城市的温度和包容。尤其对于高校资源丰富、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急需租房的我区而言,创寓228这样的温馨“小家”符合年轻人审美,为年轻的城市建设者们提供他们“进得来”的租金价格,让人才在这片双创热土上“留得下”。
创新社群文化 让人才“住得安、能成业”
“这里很像高配版的大学宿舍,隔壁就是同事,如果有好的创意想法,大家还可以随时互动交流。”作为今年首批入住创寓的租户,25岁的徐津怡认为,这里天然形成的良好社群氛围让自己很享受。
通过多部门多资源联动,为青年租客群体打开“生活+社交”的共生空间,是创寓228的创新做法,进一步满足租客们的精神社交需求,让他们在这里真正“住得安”。
公寓一楼的公共会客厅提供免费咖啡茶饮,区总工会还在此开辟“职工书屋”。每晚,这里都飘着书香、咖啡香,传递出独特的人文温度。
精彩的社群活动也从不间断。公共区域“宠物爱心角”里的“寓”兔“安安”,让爱宠租客们从陌生到熟络;“头脑风暴角”定期举办桌游、剧本杀等青年人热爱的休闲娱乐活动,让生活充满小惊喜;还有“创寓推理社”剧本杀社群活动、中秋特别活动、“创寓×呗呵护”健康活力体验活动等等,吸引青年租客们踊跃报名,营造温馨和睦的社群氛围,让创寓228成为一个社区、一个大家庭,让每个人都能在此找到归属感。
位于公寓12楼露台的“屋顶农场花园”即将落成,这也是创寓228通过创新机制建立社群文化的一大亮点,涵盖“寓见”屋顶党建微花园、“寓见”露营、“寓见”彩虹、“寓见”农场、“寓见”星空、“寓见228”等丰富板块,真正践行“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让新时代的城市建设者可以充分享有最美好的生活资源。
除了提供生活空间,创寓228还是青年人“能成业”的“后花园”。在周边约3公里范围内,集聚了一批产业园区,包括互联宝地、长阳创谷、城市概念园、复旦软件园等,吸引众多优秀企业入驻,涵盖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IT及人工智能、软件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产业。
在上海大力推进安居工程的大背景下,我区聚焦新市民、青年人和城市建设一线职工等人群的安居宜居问题,以“小而全、小而美”的设计理念,持续构建“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今年7月,复兴岛共青路430号地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挂牌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城投宽庭·江湾社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已被认定挂牌为“上海市市级人才公寓”项目。
通过在租金水平、户型面积、区位地段等方面差异化、特色化的积极探索,我区为外来建设者与“魔都”大上海搭建“双向奔赴”的桥梁,满足多样化、多元化的人民群众的刚性需求,提高项目设施齐备性和居住舒适感,力争打造一片宜居宜业的乐土,创建一片人人拥有归属认同的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