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讲堂 海派匠心——蛋雕叶雕
2023-12-11 近日,区少年宫民俗文大化讲堂第十季第二讲,聚焦蛋雕与叶雕,特邀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亚非,为建设小学现场40位同学及线上600余名同学展示巧夺天工的非遗技艺。
何为蛋雕?
蛋雕是在飞禽类蛋壳上刻琢成画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品。据史料记载,蛋壳雕刻艺术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了绘画与雕刻、平面与立体、静态与动态的审美要素,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蛋雕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大到鸵鸟蛋,小至甲鱼蛋悉数尽收。一件蛋雕作品看似简单,但都要经过选蛋、打孔、清液、构思、画样、刻轮廓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制作过程中,要充分掌握用力技巧,一不小心蛋壳就会破裂。
李老师告诉同学们:“蛋雕是一门尤其需要静心的艺术,让人跳脱自身局限和困境,转变思维看人生。”
何为叶雕?
叶雕,又称剪叶,取材秋季成熟的自然落叶,经手工在落叶上精雕细琢,成就精美的图案,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始于西周,然而直到汉代,其技艺才得以普及。
一片叶雕的制作包含六十四道工序。选用的叶子需叶肉厚,叶脉清晰且坚硬,叶片薄厚适中、色泽均匀无斑点。通过选叶、洗叶等的几十道步骤后,将手工雕刻图案模板压在叶子上保持不动,刷去叶面的叶肉,用清水冲掉杂质,再吸干水分,才能完成一幅叶雕作品。
叶雕在创作原则上与版画、剪纸等艺术形式有共通之处,不同点则是注重顺其自然与天人合一,利用叶纵横交织的脉络创作神奇的图案。
在讲座过程中,李亚非老师展示并解读了每件作品的独特之处,通过每片叶雕其纤细的叶脉和轻盈的刻痕,讲述着一个传说、一个故事、一段历史文化。互动环节中,建设小学的同学们积极踊跃提问。
通过本次讲座,线上与线下的同学们了解了方寸之间,尽显乾坤的蛋雕叶雕。运用日常可见的材料,加上一颗玲珑剔透心和一双巧夺天工手,也可以构成精美绝伦的艺术。希望同学们通过讲座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