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青春” 为读者送来“文化玫瑰”

2023-12-06

  感谢有你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12月5日,是所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们的节日。这一年里,近1500位志愿者,通过长达5000小时、168场志愿服务活动,为9万多名区图书馆的读者带来了高质量、多元化的文化志愿服务。让我们一起跟随镜头下的瞬间,来捕捉这些穿着“青春”的身影们。

  “图书管理员”社会实践项目,这支由大学生和中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引领文明服务新风尚。
  “大手牵小手”爱心助学项目,为进城务工者子女开展中英文绘本导读、体验手工制作,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感受城市的温暖和包容。
  “阳光心语工作室”心理导航项目,心理老师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老人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帮助他们以积极心态面对老年生活、认知老化和健康老龄化。
  “我的小书房”阅读推广项目,故事妈妈志愿者开展儿童绘本和双语故事导读,展现书籍的多元表现形式,使阅读推广活动更具吸引力。
  志在愿行,志愿者们带着对自我提升的热切期望,积极参与专项培训。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以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服务读者。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与创新发展”培训课程,了解参与志愿服务不仅可以发挥自我价值、锻炼自身综合能力,还可以结合自身专业与职业发展,发挥青年人创新创业优势。
  “阅读好声音”有声志愿服务培训课程,从声音的物理属性、情感属性,学习,“以声表意,以声传情。”成为图书馆有声书朗读者、读者活动主持人、场馆和展览讲解员。
  “树立百年杨浦历史观”培训课程,学习从工业杨浦到创新杨浦的转型,以及成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发地,给我区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更好地通过志愿服务讲好人民城市的故事。
  “青少年心理特征与沟通技巧”培训课程,了解青少年时期的心理需求,如何识别偏差行为和应对方法。在志愿服务中与青少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伙伴关系。
  “听障科普教育”培训课程,了解不同级别的听力障碍对人们的影响,以及听力障碍人士在社会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学习基本的手语技巧和注意事项。通过观察细节,更好地理解听障人士的意图和需求,提升志愿服务效率。
  区图书馆将与志愿者们一起,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者,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做乐于助人热心公益的忘我奉献者,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让志愿精神熠熠生辉。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