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字为要 提升社区为民服务潜能 区卫健系统分层分类扎实推进主题教育(社区卫生篇)
2023-11-06 “实”字为要 提升社区为民服务潜能 社区卫生篇
区卫健工作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和区委的决策部署,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引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组织及党员将“实”的要求贯穿到强化理论武装、激发干事动能、认真检视整改等各环节,聚焦就医便捷度、服务精准度和群众感受度,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工作、促进改革发展,把主题教育进一步深入推进。
一、紧抓学思用贯通,在理论学习上推出务实做法。
工作党委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挥,指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学习计划,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落实支部集中学,党员个人学,以及时全面的理论学习为各项措施的跟进打下基础。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工作方案到位,组织机构到位,专题部署到位,有序推进主题教育工作。控江社区卫生服中心以中心微信订阅号《主题教育学习汇编周周学》为载体开展党员自学,用好学习资料,学好指定书目。新江湾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导全体党员通过每天学习一个小时、每周一次交流、每人一堂微党课的学习机制,保障学习质量。
二、紧抓就医便捷度,在工作推进上拿出踏实举措。
工作党委注重“小切口”,立足完善15分钟健康服务圈,着力让老百姓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针对失能老年居民申请长护险时提出的家庭医生签约和家庭病床服务需求,第一时间对接长护险评估机构,推动长护险、家庭医生签约、家庭病床服务申请“三同时”,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和居家照护服务无缝衔接,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区2-6级失能老年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率提升到90.9%。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优化社区就医付费结算为着力点,支持医保电子凭证,上线医疗电子票据,实现居民挂号收费脱卡服务;设置自助挂号机,安排导医志愿者,科技与人文并举,增强基本卫生健康服务的便捷性。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推进“互联网+医保”便民服务,上线医保“双通道”购药系统,实现看病、购药、结算信息的互联互通。让符合相应资质的参保患者可凭医保外配处方在定点药店购买该药品,并享受医保统筹基金报销待遇,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用药需求。
三、紧抓群众感受度,在为民服务上体现扎实作风。
工作党委联合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依托“医路护航·医共享”党建品牌,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对年初收集的35条健康活动类人民健康建议逐一落实,东中西三个健康圈合计开展活动203场;指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一支部一实事”机制,推动健康服务进社区、进园区、进校区。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化老年人体检服务模式。通过加大体检通知力度、调整体检安排设置、加快体检报告反馈时间、增设报告解读门诊等措施,提升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的知晓度、参与度及有效度,把惠民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企业员工打造“健康之家”。配备“健康管家”每月进企业了解需求,由党员干部、优秀家医等组成“医心医意送健康”志愿服务队,提供可选择的个性化、多样化健康服务。五角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聚焦辖区内财大经济园区、杨浦实训基地“一区一地”两大白领聚集地,发挥家医团队优势,定期为园区职业人群提供“健康园区行”服务。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三进”层递式工作法,通过家医咨询点进校区、科普宣教进学院、家庭医生进课堂,以咨询点为桥梁收集健康需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专题讲座,把团队服务融入教学课程,为新生上好健康安全第一课。
四、紧抓服务精准度,在推动发展上凸显求实效果。
工作党委聚焦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构建以区中心医院为核心的“1+7”南部区域性医疗中心及以市东医院为核心的“1+5”北部区域性医疗中心,带动医疗服务能级整体提升。长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市东医院“全专结合”平台,探索双向转诊及合作的模式和方法。目前已实现诊前预约胃肠镜、CT、MRI等大型检查,让患者少跑路的同时,逐步形成分级诊疗格局。江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三甲医院的优质资源引入社区,增设江浦-新华骨关节病、内分泌专病两项专病门诊,便于病人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二三级医院专家们同质化的专业指导和连续治疗。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完善社区安宁疗护模式。以医联体平台为支撑,弥补社区在疼痛管理、创面护理等方面的技术短板;更好发挥社区配备有多学科协作专业化团队,治疗方式灵活的优势,音乐冥想服务110余人次,心灵关怀服务200余人次。上下联动,着力提高患者生命末期的生活质量。
下一阶段,工作党委将进一步引领各基层党组织把理论学习与工作职责、实际需要相结合,聚焦主责主业,强弱项,补短板;深化“党员先锋行动”,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作贡献,着力做到组织有活力、党员有作用、群众得实惠,把“民生所盼”化为“民生所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