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民法院平台经济“成长的烦恼”
2023-09-27 “又是几十上百页的证据材料……咦?这沓卷宗为何都是同一案由纠纷?”
一个工作日的午休,法官们的桌上又“从天而降”了数十件案卷。案情极为相似,都是G视频平台诉H视频网站的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件。
“H视频网站上的主播在自己的直播间内,直播了我们享有权利的热播电影或者电视剧集!”G视频平台焦急万分,向H视频网站投诉要求处理未果,遂诉至区人民法院,请求判令被告H视频网站立即停止在平台的直播间播放涉案作品,并赔偿经济损失。
找到“烦恼” 深挖矛盾“症结”
面对这数十件涉平台企业纠纷,法官们为精准找到破局点,分别与双方当事人开展背对背式谈话,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和基本诉求。
被告H视频网站认为:自己只是互联网平台服务提供者,用户体量庞大,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成千上万的直播间在同步直播。几个流量数据并不突出的直播间播放了原告的权利作品,作为平台根本无法及时注意到。况且平台在用户协议中已作出提醒,无论是上传作品还是直播都不能侵害他人权利。
原告G视频平台却认为:直播间播放的涉案剧集和电影均在首播期或者热映期内,被告作为平台应该施加更高的注意义务。
双方各执一词,甚至可谓剑拔弩张。
拥有丰富经验的法官们深知,案件的一揽子解决、调解应该是最好的办法;但是想要促成调解,并不能机械地推动当事人对于一个冰冷的赔偿金额走向一致,而是要深挖双方矛盾“症结”所在。
原告代理人“大倒苦水”:
“我们取得这些作品的相关权利本就不易,不仅要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而且还要在首播期和热播期的作品上线时,花费大量的成本用于宣传,因此用户在观看时均需付费。然而,被告平台上的直播间直接‘免费’提供了涉案作品的在线观看,导致了我们大量用户的流失。”
原告同时还提到,被告平台上不仅有这次直播类行为的侵权,还有博主上传分享权利作品,原告也多次进行了投诉,结果被告平台回复投诉格式不规范,就没有及时处理。
然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到投诉,被告也是“苦不堪言”:“我们每天都会收到超量的投诉,而这些都是靠人工处理审核的,加之有很多投诉内容难以固定到侵权的具体链接,也难以进行权利审核,这让本就颇费周章的投诉处理工作雪上加霜。”
类案“打包”调解一揽子化解纠纷
综合了双方当事人的证据、陈述以及当事人对调解方案的态度,法官们分别就手头的案件向双方当事人阐释了未来的诉讼风险。
基于多轮沟通,双方已经开始慢慢理解了对方的难处,达成了一定的调解基础。法官们立刻趁热打铁,将双方代理人约到法庭,逐一对涉案作品的侵权事实、权利作品的知名度以及公证书中固定下来的涉案侵权直播间的播放情况、在线观看人数等进行分析,逐项研究调解方案。
经过漫长的拉锯和讨论,历时4个多小时,终于在暮色沉沉中,双方就这一批案件达成了一揽子调解协议。被告同意,以双方约定后的金额进行赔偿,并向原告表示会在未来进一步加强平台内部对直播间的审核力度,尤其是针对首播期、热映期的影视作品建立更高级别的预警机制,有效避免此类纠纷的再度发生。
案件虽然圆满结案,法官们却没有止步于此。由于沟通中双方都提到了平台的侵权投诉问题,法官提议借助此次调解机会,大家对于侵权投诉中的障碍也可以进一步加深沟通。
于是,在被告公司代表的演示和介绍下,原告也详细了解了被告平台设置的“侵权投诉”渠道。基于双方沟通意见,人民法院也向被告提议:在平台对于侵权的投诉处理回复中,可以按类型为投诉人提供有效的侵权投诉模板,这既能提高权利人投诉的“有效性”,也能加速平台对侵权投诉处理的“及时性”。
“感谢人民法院贡献的司法智慧,投诉处理流程的‘堵点’找到了,纠纷化解的关键要点明确了,这样我们就能更有效地将矛盾解决在诉讼之前。”双方代理人语气都轻松了许多。
四级闭环助推诉源治理
熟悉知产案件的法官们都知道,知产侵权案件往往动辄几十件,且层出不穷……大量的类案同时困扰着当事人和法官,而“类案调处”是人民法院在处理案情相似、法律适用基本相同的类案过程中的创新做法,通过提取类案公因数,分析个案特性点进行“打包调解”,提升类案集中释法说理成效和当事人调解意愿,促成同类纠纷一揽子解决。
显而易见,“类案调处”同样适用于涉平台经济矛盾纠纷,通过调解一个典型案例,促成一批类案的成功化解,同时也为平台企业在今后的经营发展过程中提供针对性的司法提示,引导平台遇到类似案件时能够准确把握调处方向,积极有效地促进矛盾纠纷诉前化解。
当前,我区正打造在线新经济等千亿产业集群,拥有数字经济相关企业7000多家,美团、抖音、哔哩哔哩等大批头部平台企业落户杨浦,“互联宝地”“长阳创谷”都名声在外。然而,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诉讼服务需求的激增和诉讼增量的挑战,知识产权侵权、劳动争议、金融商事纠纷等都困扰着各平台企业的发展。
那么,诉源治理也就成为了“大势所趋”。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平台经济新业态合规有效发展。区人民法院以此为出发点,推出平台经济矛盾纠纷的四级闭环治理体系:
一是在前端“止于萌芽”
注重服务引导,送法进平台企业,开展前端普法宣传和法律风险提示,提供针对性法律指导和服务;
二是在诉前“防于成讼”
拓展解纷“朋友圈”,创建“重点行业诉源治理实践基地”,引导平台通过创新内部调处机制,进一步发挥自我管理和自我规范的作用;
三是在诉中“快审提效”
帮助优化平台规则、推行示范裁判机制“以判促调”,加强司法调处效率以提升平台企业获得感;
四是在末端“延伸治理”
分析平台企业纠纷情况,先后制发多篇审判白皮书、司法建议、合规提示,针对网络销售平台交易机制、内审风险等热点问题提出实操性建议并持续跟踪问效。
截至今年9月22日,在涉平台经济立案申请数增幅放缓但仍同比上升的情况下,区人民法院前置调解和诉前调解成功数共同比上升48%,而正式立案同比下降15%。
区人民法院着力构建完善的涉平台经济矛盾纠纷诉源闭环治理体系,旨在全要素激发平台企业的创新生态生长力,让平台企业逐步消解“成长的烦恼”,在杨浦创新发展际遇下“百花齐放”,构建生命力旺盛、根植力强大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让人民法院的闭环治理“盆景”变杨浦法治新“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