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中医医院“邂逅”芳香疗法
2023-04-27 “现在邀请你,搓热你的双手,慢慢地靠近你的鼻子,再一下深深的吸气,邀请你把注意力放在你的鼻腔,去感觉一股芬芳的气息进和出,你感觉到那股气流和你的鼻腔粘膜在接触,你感受到自己如同一座绽放的花园,散发着美妙的芬芳,就像你此刻的生命一样闪耀着鲜活的气息......”
想象一下,空气中弥漫着芬芳,轻轻柔柔的话语,再以一首《Loving Touch》为背景音乐环绕在你耳边,聆听幸福感悄悄掉进你心里的声音,这样一份专属中医的浪漫正在十楼会议室里上演……
为庆祝国际护士节,传播中医药传统文化,护理部于4-25日组织开展《芳香疗法与中医之道》专题授课,邀请国家植物精油理疗师为护士们带来植物精油芳香体验活动,旨在通过授课和芳香冥想,让护士们感受芳香带来的愉悦和情绪的调节,切实将芳香疗法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持续提升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本次专项活动大家一起学习了芳香疗法,探究中医与芳疗的渊源,同时体验精油对情绪的保养,并掌握简单的使用方法。
芳香疗法是一门使用植物精油提升身体和精神疗效的艺术。近年来逐渐被人们认知,其实芳疗在最古老的文明历史中早有记载,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原始时代,人类发现焚烧某些植物获得的烟雾,可以缓解身体的不适,常常会用“烟”来治病。未曾想,这一缕孤烟,缓缓揭开了人类芳疗文化的序幕……
“芳香疗法”一词虽源自欧洲,但中医芳香疗法历史更为悠久,在民间广泛流传。5000年前名医神农氏尝遍百草求药方;殷商甲骨文中有熏燎、艾蒸和酿制香酒的记载;周代有佩带香囊、沐浴兰汤的习俗。真正有文献记载的便是先秦时代《山海经》中薰草“佩之可以已疠”,说明当时已形成使用芳香药物防治疾病、辟秽消毒、清洁环境的风俗习惯。战国时期,芳香疗法逐渐从生活习俗发展为医疗手段,记载于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指出,太乙流金散烟熏、辟瘟杀鬼丸香佩、粉身散作粉剂扑身、桃枝洗方外浴等外治方法防治温病。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更是对芳香疗法的用药方式进行总结、创新及更全面的介绍,如涂法、擦法、敷法、扑法、吹法、含漱法、浴法等。
芳香植物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历史也非常悠久,我们熟悉的乳香、檀香、广藿香、当归、五味子等都是传统的中药材。明代的《药品化义》中写道「香能通气,主散,醒脾阴,透心气,和合五脏」。芳香中药的作用主要分为6大类:护正辟秽、解表散邪、化湿健脾、开窍醒神、通窍止痛、行气活血。
现代芳香疗法由法国化学家盖特佛赛提出,他在1937年撰写出版专业书籍《芳香疗法》。英国的摩利夫人最早提出整体疗愈概念,她主张根据个人的生理和精神特质来制定精油配方,加强不足、减少过盛,这与中医讲的阴阳平衡概念相似,阴阳都不能过度,平衡才是最终目的。近年来,芳香疗法作为缓和医疗手段进入临床,帮助病人及家属减轻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精油的香气刺激大脑与神经,让人感觉身心舒畅,人经常处在正性的情绪下,免疫力自然就会提高。
中医是中华民族千年沉淀的文化,作为传统医学不断汲取中华文明的营养,形成独具特色的精神内涵。大自然是人类的生命源泉,正因大自然对人类的眷顾,才使人类总能享受到来自大自然的种种馈赠,这些芳香植物即是中药材,也是可以萃取精油的来源,所以芳疗的魅力不止眼前,纵观历史长河,对它的爱又多了一分!
来杨中医,邂逅一场有香气的中医浪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