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科技创新出实效
2023-04-13 2022年,区科委党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科技创新发展全过程,始终秉承发展是第一要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我区“四高城区”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提高创新城区活力
坚持“党员在一线,助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长阳秀带”杨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大创智数字创新实践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等重点功能区建设,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建设。出台《“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产业集聚发展若干政策》,支持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旨在引进、培育、打造一批百亿级数字经济企业。支持产业集聚发展,布局建设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助推在线新经济发展的产业创新基地。激发企业创新策源活力,在核心技术攻关和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建设方面采用“揭榜挂帅”的方式,鼓励龙头企业突破重大“卡脖子”技术和应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举办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需求征集会,引导企业将创新成果落地示范应用。
二是推动大创智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建设。杨浦大创智数字创新实践区被确立为上海市数字化转型示范区。联合同济大学编制发布《大创智创新发展示范区全面提升行动方案》,推进大创智形成“一带一轴三圈”整体布局。打造“数字未来,杨浦方案”大创智数字实践创新展区,展区汇聚了20余家数字企业的场景应用展示,实现大创智区域内产业经济、人口地图、商圈洞察、公共服务、公共参与、碳达峰等六大领域的可视化呈现。
三是推进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编制完成《环同济新一轮发展规划(2023-2025)》。实施工程总承包政策产业政策。开展环同济企业系列交流活动,筹备组建环同济企业沙龙,研究环同济整体活动方案。深入落实重点企业党组织联系走访工作机制,组织开展环同济绿色技术赋能、人才政策等系列专题活动。
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区科委党组坚持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激活市场活力、提振成长信心的制胜优势,持续以党建引领助力园区企业健康发展,以更有力的举措、更真挚的情怀关心服务企业,支持更多企业扎根我区做大做强。
一是壮大科创市场主体。坚持科技园区创新主阵地,常态化开展“走基层、办实事”等工作,强化党建对科技园区招商引资、专项资金扶持、重点企业服务等的引领作用,持续激活企业创新动能。以党建联建为纽带,推动双创载体转型升级。落地《杨浦区高新技术企业资助办法》,积极推荐企业参评市级重点项目;推动我区众创空间促进会发挥作用,支持开展北欧创新中心第三届中国-巴西创新周、“上海杨浦创业之星大赛”等创新创业活动。
二是推进功能型平台建设。区科委党组紧紧围绕战略机遇、高校集聚、空间载体、双创品牌“四大优势”,推进杨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依托同济大学等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智库资源等多学科力量,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和智慧城市创新升级。推进上海技术交易所和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功能型平台的建设,上海技术交易所技术交易额达到100.1亿元。组织300余家企业开展“走进高校”系列产学研对接活动,有效加强与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创新链、产业链精准对接。
加快城区数字化转型
探索“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新方式,聚焦中心工作,把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服务保障重大任务落实作为试金石、磨刀石。在数字化转型、在线新经济等急难重任务中营造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和浓厚氛围。
一是提升数字生态支撑能力。持续加大“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落实力度,推进5G基站建设,万常住人口5G基站数有效提升。协调基础电信运营商推进重点功能区5G双千兆网络建设。编制形成《杨浦区公众移动通信基站布局规划(2021-2025)》。
二是营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持续激发党建内在动力源提质增效,结合落实年度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承办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系列主题论坛活动,联合同济大学举办智能社会治理主题论坛活动、“元宇宙的数字原生进化”主题论坛。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式上,启动“清博智能元宇宙研究院”建设。承办“2021-2022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周”开幕式。
三是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积极部署新赛道,瞄准区数字经济重点领域,绘制区数字经济产业地图,为提升我区数字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韧性提供支撑力。出台数字新赛道实施方案,充分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明确区产业发展的重点赛道,聚焦区内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平台,凝练我区经济数字化转型核心内容,形成杨浦特色方案。